返回第十五章 变法精神(第1/2页)  循道改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到住处后,周浩然将刚才对崔掌柜说的“打广告”的事又对林贾和王济说了一遍。

    王济听了,有些不以为然道:“我虽然没有实际经过商,但是从小在家里经商的方法也听到过不少。在我看来,经商,最重要的就是实力。要么是收最好的货,卖最高的价;要么就是收所有的货,自己来定价。只有这样,才能赚到大钱。”

    周浩然淡淡一笑道:“王兄所言,的确是最能赚大钱的方法,不过”

    王济问道:“不过什么?”

    “不过也太片面,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行之。”周浩然摇了摇头道。

    虽然自己的看法被人否定有些不爽,但是王济还是耐住性子,道:“浩然兄想必心中已有高见,我愿闻其详。”

    周浩然道:“王兄说的商道,是具有强大实力后方能行之,然而在实力不济或刚刚起步时,便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说,大商有大商的商道,小商有小商的商道。小商之道,我认为,一是勤,二是智。勤自不必多说,做任何事,勤都是根本,重点是智。要开店,在哪里开店?要收货,去哪里收货?要卖货,又卖给何人?以及,使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能让弱小实力也能取得强大实力才能取得的效果。”

    王济若有所思道:“似乎有点意思,那你这个‘打广告’的法子真能有用吗?”

    周浩然道:“我现在说有用也没有凭据,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那我可就拭目以待了!”王济笑着说道。

    林贾听了刚才周浩然说的打广告之后,便一直在思考,待到王济问完之后,开口道:“浩然,你说的这个‘打广告’的法子,我有些问题想问你。”

    周浩然心知自己每次将现代的思想传与古代人必少不了一番解释,而且以后肯定还会要经常解释,所以也并不厌烦,随和地道:“林大哥,你问吧。”

    林贾挠了挠头道:“除了我们之外,我从没有听说过其他人用过类似这种打广告的方法,都是待客上门,然后客人们之间口耳相传,时间长了,品质好的商家自然就声名远扬。可是你这个广告之法,却是主动去传扬己名,会不会让人认为我们只擅歪门邪道,而不是认真踏实地经营做事呢?”

    周浩然再次感慨于古人的朴实品质,但是不创新就会被淘汰是历史进程的选择,两权轻重,还是创新精神更重要一些。于是答道:“我说的这个广告之法,可以说是奇技,但却绝非淫巧。嗯我师父曾经对我说过:‘只要是真实且不损害他人之事,那便尽管放手去做。’我打这个广告,一不骗人,二不害人,是光明正大的扬名之法,又何必去在意别人无凭无据的臆测呢?”话虽如此,周浩然却想到了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言论,根本就是只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评价他人的做法,而且网络越是普及,这种言论就越多

    林贾听了,若有所思,但仍是犹豫地问道:“可是别的商家都没有打过广告,我们真的要第一个搞吗?”

    周浩然点点头,并问林贾道:“林大哥,你听说过商鞅变法吗?”

    林贾摇了摇头,道:“不知道,你给我讲讲吧。”说着,露出了求知欲切的眼神。

    周浩然在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心想:山里人的知识,往往都是口口相传下来,实在是太过有限。可能知道五百年前的事却不知道三百年前的事,又或者知道八百年前的事却不知道一千年前的事。另一方面,山里人的生活方式即便经过一千年都可能没有变化,山中无甲子正是说的这种情况。所以思想上会偏于保守也是无可厚非,像林贾这样能知道教育读书的重要性的人,在大山里也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了。

    虽然从知识量上相比,从信息爆炸的现代来的周浩然和从四川大山里出来的林贾就好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与麻雀,但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