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阴谋(第1/3页)  扬州记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再说这边,张二富一路哼着小曲儿回到家,大剌剌往厅堂正中上座一坐,“哇呀呀,喜煞我也!”乖乖隆地咚,小娇娘就要到手,哈哈!他好心情的唱着曲儿,洗了个澡,方才坐下来喝上一口茶,却见自己派在凤娇家听墙根的小厮一溜烟跑进来。

    “柱子,你怎么回来了?不是叫你听着信儿吗?”他让小厮在陈家庄守着,看哪天有空小凤娇出来,就早一步回来知会自己。

    “二爷,大事不好,老陈头要给凤娇姑娘定亲,凤娇姑娘不肯,老陈头说除非他死了,否则凤娇姑娘别想嫁给你!”柱子气不带喘的说完,巴巴地看着二爷。

    “什么!”张二富气得砸了手里的茶壶,一掌击在茶几上:“还真是给脸不要脸啊,死老头,你敢坏我好事,看来嫌命太长了。哼!”他凶相毕露,原本还算俊朗的脸上线条扭曲,“不死就不能嫁是吧?哼哼,好,好,好你个老陈头,老子叫你知道知道,我小霸王的厉害!”这回他可是动了真格。

    几近黄昏,一抹残阳照进院落,照在开的将将要败的花儿上,红的耀眼,但是却一瞬间暗了下来,成了一丛黑影。

    江上起风了,吹得传起的长衫衣袂飘飘。传起站在船头,看江两岸的风景,心情舒畅。

    这次出门,是想了解一些行情。自家的米铺生意虽好,却也是靠天吃饭,碰上年成不好的,自家地里收成就不好,米铺要正常运作,要外面收粮就难免被动,或许还要动用粮库的存粮。加上如今朝廷也缺粮,年年加征军粮,粮库里如今也存粮不多了。比如今年,交了岁贡,粮库就捉衿见肘。去冬暖和,没下过几场雪,开春后虫灾肆虐,如今地里的庄稼长势并不喜人,库粮又不多,只能从老百姓手里买粮。朝廷又对粮价限制,这缺粮的事却是不能声张的,万一泄露出去,引起恐慌,老百姓惜粮不卖就糟了。

    家里虽然有田有地,却是家底不厚,碰到一点变故,那是一点流动的余地都没有的。所以和爹商量过后,自己就带着一点家私南下,准备走一走爹当年走过的老路,贩一些南北货。这次去福建,也算有成算,贩了一些茶叶,装了半船。

    一路顺风顺水,到了苏州府一带,如果顺利的话,再有个一两天时间就能到扬州府,他就想下船做一些补给,也买一些苏州特产,回去送个人情。留下一个老家人看着船,就上了岸。

    问了一些当地人,来到了苏州的主街,传起看看繁荣的街道,暗道:“苏州富庶,街道繁华,行人皆面带从容,以后若生意做的大了,倒可以来此开个分店。只是自己一走近两个月,家里不知道怎样了,米铺生意也不知好不好。”这边厢也是归心似箭。

    家里的情况正使陈老爷犯难。他皱着眉头,细看米铺吴掌柜递上的账簿。

    吴掌柜小心的看了看老爷的脸色,说:

    “老爷,今年的年成不好,去冬少雪,惊蛰过后虫害多。三月过后,天又干旱,虽然家里长工花了很多人力挑水灌溉,依然出秧率很低。如今已是六月了,水稻长势不喜啊。到了夏粮收割的时候,产量肯定很低,粮价必定上涨。我琢磨着要去联系一些农户,先跟他们签了合同,按略高于市价的价钱收购,到时候我们米铺不至于无粮可卖。”

    “嗯,也只能如此了。”陈老爷合上账簿,交给吴掌柜,“你可以先去找往年我们的一些老主顾,他们都是家里粮田比较多的,这样卖些给我们,也不至于交不了岁贡,也不至于短了口粮。”

    “是。”吴掌柜躬身接过账簿,正待走出去,忽而想到:“老爷,我记得咱们几年前曾经入股了一家梨膏糖店的吧?”

    陈老爷拿起茶壶,揭盖吹了吹浮叶,一边听吴掌柜说话,一边慢慢的呷了一口茶:“嗯,是有这事,怎么了?”

    陈老爷也算是未雨绸缪,几年前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