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4.公堂~(第1/3页)  醉长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冉家老宅在武陵,如今染秋巷的不是正经祠堂。因冉家两兄弟响应国家号召,早早分了家,冉敬礼作为嫡次子,才在家里建有祠堂,供的也是三代祖先牌位。

    长平侯府则大不相同,侯府里是正经的祖祠,供着自大汉开国之前便有载的赫连先祖,光是牌位就摆了通天的七层,书写族谱的简书更是装了满满五大箱。

    冉安与冉玖跪祠堂,冉安还不敢太偷鸡,跪一会儿连带着再站一会儿。冉玖却是光明正大地摸狗,缩在蒲团上,烤着炭盆,盖着母亲送来的裘氅,在二哥悲戚的目光里,呼呼大睡。

    十几里地外的侯府中,赫连锦也没跪多久,待遇却算不得好——因她扭头就高热病倒了。次日有消息的人就知道,太尉府里锦乡君受了家法,身娇体弱以致伤寒,当夜就请了医者入府。

    冉玖得知此事,犹豫半晌要不要去探病。不料知子莫若父,冉家留守儿童三个,个个领了如山的功课,非埋头苦功敷衍不过。

    女儿闺房,以往都是花香四溢,这几日却是油墨漫天。

    冉恬端坐在书案后,一连抄了半卷才敢停笔,揉着酸痛的手腕,抱怨不断:“瞧你们,还都是做兄姊的人呢!凡有好事准没我的份儿,惹了祸却得一起背着。搁谁家有你们这样的!”

    冉玖坐在书案对面,一脸海绵宝宝的微笑,眼皮子飞眨瞪过去:“知足吧你。《道德经》五千六百二十一字,抄写十遍不过五万余字。你长姊我抄《古论》,全文一万六千字,也是十遍,仁悌忠孝礼义廉。”

    冉恬脖子一缩,自觉道:“你这话很有些道理。”

    姐妹俩面无表情地对视一眼,纷纷低头继续奋笔,都不忍提起东院还有一个罚抄《汉律》的英俊儿郎。

    汉承秦律,至今又多有能人加以延展。期初萧何所作九篇,至此已至六十篇,十五遍的字数并不是很美好。冉安的书法,大约终于迎来了一个进益的契机。

    对于江城那个犄角旮旯里蹦出来的生母,冉家态度明确:江城之母背恩负德,江家早已与之断绝关系,数十年来,从无联系。至于这个不孝之罪,冉家认的是情理,不是法理。

    朝中各派争议不断,江城为人素擅与人争利,这些年来得罪的京畿地方朝臣,没有八成,也有六成。一时骂声沸腾而下,直谏判死者不在少数。

    大约骂了三日,仍是僵持无果。裘丞相见状,赶忙从丧姊之痛中康复,回朝第一件事,就是穿着孝衣,指着御史大夫的鼻子大骂其内弟无德。所谓指桑骂槐,江城是冉敬礼一手提拔,他若是德行有亏,冉家也不能独善其身。

    人人皆道御史大夫根基浅薄,必然无法,熟料人家当朝就“心绞”发作,内侍七手八脚抬了下去,然后就再度卧病在床。

    政务积攒如山,当日就承圣命送去了丞相署,其中还包括日前天子下达的一道大任——“一月之内,筹措百万斤金军饷”。截至此时,已过去了一多半时日。

    天子直接将太医院一半的医丞,拨去了丞相署和禄山侯府邸坐镇。人参鹿茸成车地送进去,彻底断绝了前国舅爷的“卧病”一途。

    一来二去,满朝文武摸出了圣意,具是安静如鸡。

    一一一

    江城回想他入狱的第一天,接到了廷尉署的传唤,道是有人击鸣冤鼓,状告自己不孝之罪。他本是不欲去的,可来人却说,击鼓的堂妇声称是他江城的生母。

    自然是丞相布下的局,这一点他并不怀疑。

    倒不是说清流党不会拿捏不放,而是那帮子迂臣么着实没有这个能耐。盐铁朝议在即,又是老太后归西的第二天,早早备下了这一味毒|药,下毒时还能越过天子c劳动了廷尉署出手。

    他若是不去,不是白瞎了对家的这些子功夫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