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章 设法搭救(第1/2页)  死到大唐搞互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脉不仅能生钱,更能救命,古代亦是如此。

    ——摘自《马大云大唐穿越笔记》

    次日清早,马大云便叫了来福。

    “速取二十贯铜文。”马大云一边收拾衣服,一边吩咐道。

    “二十贯?掌柜,要铜文做甚?”听了这话,来福大吃一惊,满脸疑惑。

    “进宫急用,救命之钱,速速备来。”

    马大云顾不上许多,杨玉晓被困牢中,命悬一线,若不跑动,随时都有可能斩于市口。

    “掌柜三思而后行,店铺铜文不足三十贯,眼下正是物资周转热季,四处皆钱,若是骤然掏空,恐生混乱。”

    来福听到“救命”二字,便已明白马大云用意。刺杀皇帝之罪,岂能轻易赦免。若不成功,人财两空,店铺经营将是灭顶之灾,不得不慎重其事。

    “管不了许多,杨姑娘绝不能死,其他一切,事后再议。”

    马大云斩钉截铁,丝毫不听任何异议,唯有救出杨玉晓才是正事。

    “这”

    “勿要多言,快去。”马大云未等来福开口,便将他推出门去,“对了,将昨夜熬好之洗发液备好。”

    来福故然不舍,却也无可奈何。重叹一声,愤愤下了楼。

    承乾殿内,秦王妃观音婢依桌而坐,手捧诗书,朗朗而念。时而微笑仰望,时而深思不语,甚是入神。

    “禀王妃,马大云门外求见。”

    一丫环徐徐走来,屈膝行礼,轻声报道。

    “喔,领他进来。”观音婢神情兴然,抬起头来,欢快命令道。

    “卑职参见秦王妃。”

    马大云快步进来,行了礼。

    看见马大云手里之盒子,观音婢微微一笑,眼珠一转,说道:

    “马大云,听闻你学识渊博,我正有一惑,向你讨教。”

    听得如此谦逊之语,马大云心头一热,不禁颤了一下。

    观音婢知书达礼,婉顺柔和,果然名不虚传。虽为王妃,却如此礼贤下士,实在让人敬而生畏。

    “王妃过奖,卑职只是略识古书,比起秦王妃,相距甚远,不敢以渊博自称。若是卑职偶幸解识,必当倾囊禀告。”

    “我刚刚研读《韩非子》,其中有一句‘夫奸,必知则备,必诛则止;不知则肆,不诛则行。’不明其中深意,想听听你对此如何理解。”

    此话原意便是,犯错之人,责备方才悔悟,惩罚才会收敛;若是纵容,便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观音婢引用此句涵意,马大云已心知肚明,借此喻彼,暗示杨玉晓刺杀唐高祖之事,既已犯错,必须严惩。如此一来,未等马大云说明来意,便断了后路。这般未卜先知,远远超出马大云最大胆之想象。

    “王妃,善恶终有报,此话不假。然而,《左传》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若是一时过错,为何不能给予悔过机会。卑职深知王妃崇尚佛法,佛家亦有云,苦海无崖,回头是岸。王妃忍心让无辜性命毁于一旦吗?”

    为了说服观音婢,马大云可谓绞尽脑汁,风马牛不相及之词,也能扯得合情合理。若不是为了杨玉晓,马大云如何知道自己情商这般高明。

    “马大云,话虽不错。眼下是皇上定夺,我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若是强行干预,还得落得个叛乱党羽之罪名,陷秦王于不义之列。”

    观音婢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秦王妃考虑甚周,卑职自愧不如。前阵听闻王妃用了卑职洗发之液,效果见佳,便顺便带了一些。另有二十贯铜文,”

    未等马大云说完,观音婢抬起手臂。马大云见状,便闭口不言。

    “洗发之液,暂且留下,宫里几位妃子见我头发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