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愿有岁月可回首(第1/2页)  盛唐弃妇:种田养萌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晨,阳光柔柔的照在窗纸上,留下长长短短的影子,躺在锦被里的琉璃舒服的睁开了眼睛,感受着从门窗中吹进来若有似无的淡淡的桃李芬芳的花香气

    三月草长莺飞,尤其是在没有工业的古代,琉璃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天是蓝的,草是绿的,花是香的。

    孕期已经进入到四五月份,孕吐已经没有了,胃口大开,每天都要吃好几顿饭,过不了多长时间还是觉得饿。

    珍嫂子总是又喜又忧,高兴的是琉璃吃饭挺好,忧虑的是太能吃了。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老眼昏花,她总觉得三娘子个子又长高了一些。

    实在是疑惑得厉害,索性拉着琉璃站在门边给她做了个记号,每十天半月的总要再比比。

    果不其然琉璃就是在缓慢而坚定的成长着,把珍嫂子酸的,一个劲地嘀咕“三娘子自己还是个正长个的孩子,还怀着一个小的,太受罪了”

    琉璃到不这么认为,她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因为经过隋朝的战乱人口锐减。

    国家曾明文规定要早婚早育,所以民间百姓十四五的小新娘比比皆是。

    只不过大部分是先订婚,等女孩成熟一些才成婚的,不过那是指家境尚可的人家。

    很多贫困百姓因为给不了女儿丰厚的陪嫁,女儿空坐在家里也很多,比如那句流传千古的贫女其中就道“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如果不是这样的情况,她很可能被云府掌管自己的婚事,以后要搓圆揉扁都是人家的一句话了。

    每每想到此时,琉璃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庆幸不已,总算自己现在这样的情况,云府不能插手了。

    再往后说,想她这样有孩子的反而选择多一些,初嫁从父,再嫁由己呀!

    真是没心没肺惯了,老公还没怎么着,自己就开始想退路了,呵呵傻笑了半天。

    想起云府的那个没有起到赡养责任的父亲,他有什么资格对子女的婚事指手划脚呢!值得庆幸的是哥哥也脱离了云府的掌控。

    起身梳洗,换上一身宽松的襦群上白下红,如果说在现代每个女人都要有一条小黑裙,那么在唐朝,每个女人都最少有一条石榴裙。

    李白曾作诗“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这种款式,上衣短小而裙长曳地,显得人苗条又修长,大肚子也藏得很好。

    它柔软温腻的材质,对动人体态的勾勒,整体有一种娇奢雅逸的情调,再现了唐人的审美风尚,那种骄傲到骨子里的感觉。

    纵观历朝历代,对女性都是多有束缚,什么“笑不露齿”,“行不得动裙”,“站不得依门”,“出门不得露面”,等等都被奉为女性必须恪守的清规戒律。

    但是李唐皇室祖先起自西部边陲,具有浓厚的胡族血统,天生的异族血统和固有的胡人心态。

    使得李唐皇族对所谓的“华夷之辨”相对淡薄,而对胡族习俗却有天然的亲切感和美好回忆。

    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等唐朝帝王终期一生对胡人舞,胡旋舞不能忘情,在皇室文化的强大影响下,上行下效胡服、音乐在全国迅速流行着。

    此时此刻,琉璃对那句“衣食足而知荣辱”切实体会,回想起半年前那个仓皇的自己,由衷的感叹路都是人走出来的,谁会想到今时今日的遭遇呢!

    对于时至今日没有半点音讯的楚容,琉璃不由得长叹一声,除了楚七在一旁忙前忙后,对于西南造纸业很挂心外,还有就是自己的肚子。

    琉璃知道自己不要胡思乱想,可是每当自己独处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个不可预知的未来。

    “三娘子,大少爷有信送过来了!”翠儿满面喜色的进来禀报。

    打断了沉思,琉璃从自怨自哀的情绪中脱离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