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3章 治蝗之行有异(第1/2页)  县主有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叶舒珺心道:哪次你不是有事才找的我?却没说出口,反而道:“沈公子平日忙得紧,哪有空闲找我闲聊。”

    回忆了一下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沈知誉安静地闭嘴,过了半响复又开口,“其实,我是来跟你道别的。”

    叶舒珺这才记起,眼前的人是要去榆林卫赈灾治蝗的,可是那里现在条件恶劣,在京中好好养着,他的破身体都能三天两头出毛病,虽说最近好了不少,却还是不能大意。

    “你能去吗?”叶舒珺的本意是关心他的身体,却又不好明了说。

    “多谢县主关心。”沈知誉一本正经的道谢,惹得叶舒珺转过脸去不看他。

    他拿出一个盒子,递给叶舒珺,“这是祖父托我送你的。”

    叶舒珺定神一瞧,竟是一个精美的砚匣,她赶忙推辞,“无功不受禄,太傅的礼太贵重,我收不得,见谅。”

    沈知誉才不管她拒不拒绝,直接往她手中一塞,“这是祖父给你的,你要不收就去还给祖父吧。”

    难得见到沈知誉如此孩子气,不讲道理的一面,叶舒珺一时间竟也忘记了辩驳,糊里糊涂就将手中东西收下了。

    “此番治蝗能顺利成行,多亏了你和江姑娘,沈知誉在此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叶舒珺看他豪爽地干了杯子的茶水,似乎被他的行为所感染,端起杯子郑重地说了句,“保重。”

    沈知誉离开的时候突然顿悟,自己无非只是想听她对自己说这两个字,别无他求。

    江府中亦是一番叮嘱和牵挂,按下不表。

    到了出行这一日,叶舒珺早早就醒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直到天明时立夏过来,她也顺势起床。

    这边刚梳妆妥当,就听见小满叮叮咚咚地跑进来,“姑娘,奴婢听说三少爷领了上前兵马去榆林剿匪了?”

    “你在哪听说的?”

    “就,刚刚城门外一大堆人和马出发了,大街上的人都在议论。”

    原来已经出发了,叶舒珺心中蓦地一空,之前未能感受到的离别之意,忽然间翻涌上来,搅动不息。

    “你不要跟着瞎议论,听到没。”

    小满见自家姑娘心情不太好的样子,赶紧点头答应,“小满知道了。”

    守在家中的人各个心神不宁,这会已经在赶往榆林的路上众人却也遇到不大不小的问题,这次本就是要赈灾,要抢时间,大家肯定是整日赶路,沈知誉骑术不佳,倒也没落下来。

    问题是江尧之不会骑马,只能坐马车,这样速度就快不起来。

    反正有人要坐马车,沈知誉不如也一起坐,顺便可以向江尧之请教一些关于蝗灾的问题。于是,前三天,江尧之在马车中一边口述,沈知誉用笔简单记一下,脑中再记一遍,把能想到的所有问题全部都过一遍。

    然后,赵昱宣和沈知誉带着四百余人先行,叶舒瑨了率领百来号人在后面保护江尧之。上回贺青松走的时候给沈知誉留的一小瓶药丸,叮嘱他如果感到不适,可含服一粒,不过不能多用。

    之前一直在京中,没有突发情况,这次出门沈知誉就把药给带上了,以防万一。这一路颠簸,虽身体累到没有知觉,他的精神却一直不错。

    赵昱安见他没太大问题,也就没有再一味整天的询问他是否吃得消。

    快马加鞭了大半月,沿途已经陆续出现几个流民和逃荒的饥民。

    那日,叶舒珺回府之后,打开那个精致的砚匣,里面躺着的是一块青州红丝砚。这红丝石砚之所以称为红丝砚,是因为砚石中红丝多达数十层,或紫地,或橘黄地,华丽和谐,赏心悦目。红丝砚早在前朝被誉为诸砚之首。

    同其它著名的砚石想比,这块红丝砚更得女孩子的喜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