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遇险(第1/2页)  花月佳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何人在此叨扰?!”李贽怒目圆睁,显然是恼了。

    “吾等乃县学生员,自幼苦读圣贤书,今日闻得有狂佞之徒在此贬谪圣学,妖言惑众,特来维护圣名,以正视听。尔等快快散了!”领头的那人说着便要去驱赶听众。但听众不仅没有散去,还有人对这些儒生颇有非议:“你们少管闲事,我们要听李先生继续讲!”

    “对,我们要听李先生继续讲!”

    “对对,李先生继续吧!不要管他们!”

    “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而人皆可以为圣,又岂限于孔孟?!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说着只见那老僧脱了一只草鞋,不偏不倚地正砸在领头的儒生头上。

    “你这老秃驴!你你等着!”坛下一片哄笑,这儒生受了辱,正欲发作,这又被旁边的人推搡着,羞耻难当,拔腿就跑,一同前来的人一见这情景,也跟着跑了。

    人群中有人捡到那只草鞋,双手奉上,还给了李贽,坛下又是一片哄笑,待笑声安定过后,李贽才继续讲学。

    “自古以来,从商者地位低下,昔日朱熹c程颢之流,高谈性命,清论玄微,把天下百姓痛痒置之不闻,反以说及理财为浊,实为不顾民生。不言理财者,决不能平治天下。”

    如意和柳承志也在人群中听着,觉得这老僧模样的李先生,虽然狂放不羁,但却也言之有理,便专心听他讲了一下午。正当准备下山时,一个沙弥来报:慧心法师要二位留步,茶寮有请。

    二人来到茶寮,只见李贽和慧心法师正在茶寮中品茗高谈,这李贽先生没了刚才狂士的傲气,此时倒是一位普通的老僧了。

    “适才和卓吾先生交谈,才知道先生仰慕阳明先生已久,贫僧知道白念实老先生和阳明先生颇有些渊源,便提到今日有这一位白家女公子前来拜访,李先生便非要我引见,失礼了。”卓吾乃是李贽的号,他甚为崇敬王阳明的“心学”,而白念实曾求学于王阳明的得意门生何廷仁,故而有这段渊源。

    “我尝问禅于姑娘,可否应对?”

    “小女子粗浅地跟家父学了些皮毛,唯愿一试。”

    “何为心学?”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何为良知?”

    “知善知恶是良知。”

    “何为知行合一?”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李贽见如意应对如流,惊为天人之才,先是说笑道要拜如意为师,如意忙称他过誉,哪里有老先生拜女娃娃为师的道理,心里却想这李贽还真是不拘一格。然后李贽又说定以后一定要去拜访白念实老先生。柳承志见如意竟然有如此才学,比起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处,心中的敬慕之情又多了一分。

    如此闲聊应对便到了黄昏,天色暗了下来,偏又下起了一阵大雨,慧心法师见天色不早,又天雨路滑,便想留宿二人。但如意想到自己是未出阁的姑娘,夜宿在外恐怕会引人口舌,又害怕爹娘在家担心,便和柳承志商定,待雨小一些,还是要连夜赶回家的。慧心法师见如此,便嘱托一定要小心天雨路滑。雨停的时候已经是酉时三刻了,柳承志连忙带如意下了山,驾了车,沿着山路回去。

    今年自入秋以来,这大玲珑山一带的雨水就没断过,三天一场大雨,两天一场小雨,山道上积了不少水洼,路面难免颠簸难走。走了约半个时辰,天色日渐暗沉,但尚可看清路,柳承志想赶着天色全黑之前到家,便急着赶路,正到一处山崖拐弯处,车轮撞上一块落石,打滑偏向外去,又因近日雨水频密,山崖外侧的泥土吸饱了水,难免松软,被这马车的力量一压,难以承重,竟然垮塌下去柳承志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便随着这马车跟山石泥土一起翻到了山崖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