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26,结盟掸国,扶南国(第1/2页)  牛皮吹爆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9年11月,李洞宾返回了华夏,接见了走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商人。

    这些人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好是让李洞宾弄到了一些情报,海图。

    把这些资料,海图整理了一下之后,时间已经到了199年12月了。

    于是,完成了前期工作的李洞宾把任务分派了下去,亲自出海猎取了三头鲸鱼。

    这些鲸鱼朱崖州一只,连云港一只,还有一只,被李洞宾安置在了洱海。

    洱海的蛮国需要清理红河到长江,当然需要安抚。

    同样,朱崖州,交州也一样。

    毕竟他们要清理红河到大海。

    至于连云港完全是照顾老人和方便送礼。

    新年新气象,经过了十一个月的治理,李洞宾的这些地盘愈加繁华,李洞宾修理河道的触手也伸向了袁绍的地盘和孙策的地盘,刘表的地盘。

    这些人都对李洞宾有好感,不愿意太过得罪李洞宾。

    刘璋那里李洞宾暂时还没修,太远,太险,太难。

    而刘勋那里却是插不上手。

    过完年继续放松了一下,200年2月,李洞宾继续出发,前往掸国。

    经过了查探,李洞宾知道了,天竺国也在面临象雄王国和扶南国的入侵,掸国靠近天竺那里一大半已经成为了象雄的控制区,一小半还和掸国接壤。

    可惜,象雄王国的都城在青藏yn那边,这里离那边太远了,象雄王国又是一个佛教国家,没有那么大的雄心壮志。

    不然的话,凭借着象雄王国的国力,完全可以征服天竺国。

    当然了,这说是偶然,不如说是必然。

    毕竟,象雄王国也是个佛教国家。

    再说了,和象雄王宫,天竺王国一样,掸国也是佛教国家,真的和天竺王宫接壤,掸国也不一定下得去手。

    看着信奉佛教的象雄王国,天竺王国,掸国,李洞宾暗暗发誓,一定不能让佛教在华夏做大。

    由于掸国也是佛教国家,所以,李洞宾的船上也带着佛教的人。

    在这个时候,佛教经过了中原的改造,还没有后来那么糟糕,佛教还被称为浮屠教,人少,却都是精英。

    这个时候佛教主要的思想是劝人为善,为下一世积德,而不是劝人忍耐,为上一世赎罪。

    所以,在迫不得已接触之后,李洞宾也不算厌恶。

    李洞宾觉得,现在的浮屠教,只是取了精华,去了糟粕。

    只要没有五胡乱华,元兵入关这样的事情,篡改了浮屠教的教义,浮屠教应该不会变成佛教。

    对于汉朝,掸国是十分仰慕的。

    当然,在这个时期,没有多少人不仰慕汉朝。

    再加上掸国和林邑国相连,林邑国经常入侵掸国,要不是林邑国的人基本都是酒囊饭袋,林邑国的基础——昆仑奴根本就不知道反抗,所以进攻力也不强。

    毕竟就算赢了那些昆仑奴也没什么好处,掸国怕是要损失惨重。

    所以,还不明白李洞宾的野心的掸国被李洞宾的使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了。

    也许是因为他看到象雄王国和他接壤也没事,而大汉帝国也拥有佛教的原因吧?

    这就是情报不足,以至于判断失误啊!

    李洞宾随便忽悠了一下,掸国的人还以为佛教在大汉帝国很受欢迎呢!

    由于掸国一直和扶南国交好,甚至扶南国就是掸国激进分子分裂出去的。

    虽然分家了,但是掸国是个佛教国家,十分的好脾气,所以掸国和扶南国关系还是很好。

    所以,说服了掸国,差不多也等于说服了扶南国。

    毕竟扶南国虽然是掸国激进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