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会(第1/2页)  极品武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朝天子虽然懒,但不代表他就什么事都不管,虽然他不过问政事,但他却经常参与尚书台的政事讨论,按当朝夏相爷的说法是,天子虽不上朝,但有了内卫府和廷尉府,百官的一举一动尽在他眼底;他虽然不问政务,却是设立了一个尚书台,设立吏c度支c法c兵c礼c工六司曹,每司曹又置尚书使一名,侍郎两人,专门处理各类政务诏书,若不是当朝宰相夏休还领了尚书令的职位,恐怕还是个虚权宰相。

    所以说这个天子,比以往任何一任天子都要勤劳,他不在朝堂,却胜似天天在朝堂。

    当然,他的做法也引起了百官的不满,因为王朝立国以来便都是一向由宰相处理政务,太尉处理军事的,你做天子的,只要盖盖印,吱吱声便可以了。

    所以在百官的抵制下,乾平刘惠皇帝不得不是把新成立的尚书台交还给首宰大人,由相爷兼任尚书令。

    大概是因为这件事和群臣怄气的原因,自那以后,天子便是很久没有上过朝了,但大臣们也不当一回事,反正有他没他一个样,平日里还少一些约束。

    可没想到的是,多年不干预朝政的天子终于是再度出山,而且貌似还精神矍铄,完全不像是纵欲过度或者是慵懒涣散的模样。

    按规矩,宰相要先率领群臣先向皇帝屈身行礼,口称万岁,而皇帝必须起立,待宰相礼毕后,方可坐下,然后命内侍给三公赐座案,九卿赐席,其余百官分立紫袍官员台阶下方两侧。

    礼毕过后,照例是宰相率先发言,起朝议,而天子一旁恭听,若是有意见便会提出。

    一身紫袍的当朝首宰夏休侧身离案,举着朝天笏走到殿中央,瞄了刘惠一眼,后者则点了点头道“首宰大人请吧。”

    朝议便算是正式开始。

    “谢皇帝陛下,臣今日首议之事,便是今年郎官京比,按往例,京比开始之日定于本月朔日,也就是十四日后月圆之时,比试历时一个月,于仲秋节日结束,届时由陛下钦点文试和武比魁首,赐红袍金甲白玉带。”夏休便是按照事先拟好的词言上奏。

    刘惠则是点了点头道“准首宰大人所请!”

    “另外,还有件事,也是关于京比。”夏休略略地看了手上的象牙朝笏,缓缓说道,“京比诸事已按往例照办,但还有个主试之人仍然是没有结论,还请陛下定夺。”

    闻言,刘惠则是眉头微微一皱,问道“首宰大人,这主试官不是应该早就定好了吗?而且我记得按照祖例,应该是太常卿司马仪大人,怎么,难道有了变故?”

    “陛下,正是如此,司马大人昨日其八十老母去世,他已告假回乡,所以这主试之人,现在没了着落。”

    “既然如此,你们自行商议便是,待有了结果再向朕禀告。”刘惠眯了眯双眼,淡淡地说道。

    “可是陛下,这参与商议的人选应该由哪些组成呢?”

    “有无祖例?”刘惠伸手摸了摸额头有些烦恼地问道,看起来他似乎并不想管这么多。

    “有,天乐朝时,刚好时任太常卿的萧正病逝,那一届的京比便是临时换了人选。”夏休瞄了四下的大臣们一眼,慢慢地说了出来,天乐朝已经是百余年前的事 情,但夏休的记忆力似乎特别的好。

    “那当时是按什么规矩挑选的?”刘惠看起来似乎并不记得祖宗们干了些什么,而是漫不经心地追问。

    这京比主试,看起来似乎只不过是个临时命官,但却是可以掌握一百四十四名郎官的日后命运,按大夏王朝的祖例,理应由主持祭祀科考的九卿之首太常正卿主持,现在这太常卿临时罢工了,这个位置自然是被许多人盯上了。

    因为只有担任过郡比主试的人,日后才有资格升任三公,这是必备的硬性条件。

    另外,担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