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新家落成(第1/2页)  福满田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午把新房的卫生打扫干净。针线好的男人们缝窗幔,缝迎枕抱枕。女人们把家什搬回屋,张春莲在后院做木工活。

    第二天来帮工的人把院子里的土灶和搭的棚子都撤了,腾出院子起三间东厢房。

    李阿公看了隔壁老田家的东西厢房,觉得很实用,来人来客住着方便。光起粮仓浪费了,不如也起三间东厢房。靠院门的南屋不铺炕也不搭灶台,屋里空敞着当粮仓。靠近上房的北屋搭炕,通着的外屋搭土灶大锅。这样东厢的北屋能住人能烧饭。东厢的南屋能放粮食放杂物。

    东厢和院墙之间重新建了一个干净的大茅房,分男女两则开门,里面铺了石板,顶上搭了严实的防雨棚,墙上挂了两个小竹篮放草纸。

    院子西边盖起了鸡窝猪圈。一整个鸡窝隔开两边,以后可以一边养鸡,一边养鸭。

    猪圈盖的也大,中间隔了一道矮墙,分为两个猪栏,两个猪栏里都安了猪食槽。两边的猪圈能养两波猪,免得大小不同的猪在一起打架,抢食,这样可以上半年出栏一窝,下半年出栏一窝,上半年和下半年都有进项。

    猪圈到院墙之间的柴草棚子也拆了,坐西朝东盖了一大一小两个棚子,挨着院墙的小棚子放柴草,挨着猪圈的大棚子是建的牛棚,里面有大石槽,有大水槽,以后肯定是要买牛车的,这次顺带就一起盖了。

    牛棚前的空地竖起一根木桩,用来拴牛车,谁要是赶车来过夜,牛车骡车也可以赶进院子存放。

    在西边院子的鸡窝猪圈外围砌了及腰高的镂空花墙,留出两个口进出,以免脏了院子。

    茅房四周也砌了镂空的花墙,同样留出两个口进出,花墙的墙头种些小野花c小绿草,可以清新空气还能美化环境。

    花墙外,从院门到屋门的过道铺了大理石,横向的房檐前从西墙到东墙的空地也铺上了大理石,免得下雨天院子泥泞。

    靠西墙的房檐前依旧放了两个小缸,一个是大酱缸,一个是储存过冬食物的小缸。

    靠东墙的房檐前打了一个木头晾衣架。

    东屋窗前和东厢房的空地上打了一口水井,水井用石台围住,平时用圆形厚实的木头井盖盖住。水井旁放了一块平展光滑的大石块,方便择菜洗菜用。

    后院的过道,河边的林间小道,竹林的夹道,前院院门到竹林的甬道,全用鹅卵石铺就相连,这样雨后散步也不怕湿了绣鞋。

    前院起了高高的院墙,院门也打宽了,能容一辆宽沿高棚的马车通过。

    新装修的房子,糊上新窗纸,挂上新窗幔,屋里屋外前院后院都收拾干净利索的,隔天一早她们就搬回来住了。

    白墙灰瓦,红漆的廊柱,油绿的窗棂,黑漆的木门,敞亮的门廊新修好的房子哪哪都漂亮,看着都舒服。

    秋雨欣喜的眼睛都笑弯了,“后院的门廊里设罗汉床,悬挂纱幔。前院的石阶上可以晾粮食,晒蘑菇,方便很多。”李阿公更是欣慰的连连点头。连邹氏和小川都觉得好,在这吃的好住的好,都不想家去了!

    这个时候张春莲打好了厨房的碗柜和三层放粮食蔬菜的架子,东厢房的窗棂木门也打好了,只差碗柜还没打好,随后就搭葡萄架,最后再打正房东c西屋的家什和东厢北屋的家什,家什得慢慢细细的打,那些就不着急了。

    搬回来后李阿公,邹氏和小川依旧住东屋,夏瑾秋雨住西屋,张春莲住在新盖的东厢房。

    秋雨把被褥拆了,田秀杰帮着去河边清洗,大件的还是去河边清洗方便。

    夏瑾将坛坛罐罐大缸小缸都用白酒擦拭一遍,再用清水清洗干净,等晾干了水分在收起来。

    大家伙儿帮着把房子和竹林之间的空地开成地垄,种上了红薯秧苗。后院的菜园子等张春莲打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