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3第52章(第1/4页)  为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帝言出必行,虽然之后路上两人依旧同床而卧,却是公事公办似的,再没格外的亲密。龙床宽大,皇帝躺在里床,顾沅躺在外侧,几乎无需刻意,就能隔出一个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的距离来。

    大帐里夜深时格外寂静,听得到帐外的风声,也听得到皇帝平稳轻细的呼吸声。那些难以启齿的亲近行径和顾沅身上的痕迹一起消褪得无影无踪,让她有一种彼此之前从未发生过任何事似的错觉,让她怅然,也让她安心。

    或许君与臣的距离就是她们最好的相处方式。七情六欲人人在所难免,君主的一时纵情,只要结果无伤大雅,臣子们有责任宽容,在这个名义下,顾沅可以心平气和地看待之前皇帝对她做出那些超出限度的事——皇帝年少情窦初开,一时迷恋不已,臣子刚直不阿进谏是一种本分,可静待皇帝自己冷静回心转意,不也一样是一种宛转而不伤大局的法子么?

    雷霆雨露莫非君恩,只要保持着这样的念头,顾沅就能对皇帝的宠爱冷淡宠辱不惊,也更能看清楚自己的立场——她只是皇帝众多臣子中一个,那些对皇帝情意寻根追底的不合身份,也不合时宜。宫里头能人多,总有一日,短到恩科之前,长到数年之后,皇帝就会厌了她这个既不会邀宠又不会讨好的不称职的司寝,把她打发出宫,在之后的岁月里把她彻底忘记。

    这样最好,踏踏实实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静待着出宫的日子,不再想那些陌生的患得患失。心思安稳下来,时日就过得格外快,小宫女被教导出师的时候,顾沅的手伤彻底愈合,没留下一丝伤痕,一行人也到了定江口行宫。

    这是皇帝第一次亲自主持冬祀,宗室勋贵和外藩使臣到得格外整齐,沿着行宫跸道一气排出几十里的迎驾队伍,明黄路障两边无数彩棚下或跪候或肃立的黑压压一片,各色礼乐鞭炮混成一片。

    一行人在行宫门口分流,宫人亲随绕道侧门各自去安置,皇帝的六十四人抬大辇自正门入昭和殿接受朝拜。顾沅几人的骡车随在最后,绕到东角门停住,魏莲领着几个小太监候在门口,见了几人恭恭敬敬地行礼,看着小太监们卸车捧着包袱,领着几人往皇帝的寝宫安置。他随着魏逢春先到行宫打点,二十几天已经将行宫走了个大概,一头走路一头指点远近各处景致。行宫依山傍水,殿阁也都是青瓦白墙,虽然规制不变,但没有了黄琉璃瓦和那些彩绘,满目错落的山石花木,比宫里更多了几分疏朗自在的气息。

    皇帝的寝宫在太素殿,与昭和殿并不在同一座院落里,而是以一道沿湖的曲折长廊相连,正殿配殿皆以茅草覆盖殿顶,配上白墙并木质本色的门窗廊柱,颇有些古朴趣味。三人领着小宫女在东围房里才安顿好行李,掌案女官便送了高高一摞奏事匣子进来,又过了一炷香功夫,皇帝便坐着肩舆回了太素殿,被湖上的寒风吹得脸色有些发白,衬着乌纱皮弁和绛纱袍,并不显怯弱,反而更显得人颜色如玉。

    太素殿正殿七间,正中明间一样按惯例设了宝座地平,只供臣子朝拜所用,皇帝见人批折子在东暖阁,日常起居则在西暖阁。眼看着就是皇帝平常歇午觉的时辰,顾沅和秋容一起动手将西暖阁布置妥当,正要挑帘出去到东边请皇帝歇息,忽然隔窗望见魏逢春引着几位宗室亲王进了院子,忙又退回去候在西暖阁里。

    几位亲王是来向皇帝回禀晚上赐宴的安排的,原本该宗正出马,因为端王在家里闭门思过,就换成了副宗正裕王。他是头一次被委派这么光鲜重要的差使,志得意满的声音隔着几层落地罩都听得见,足以让人闻声想到他那意气洋洋的模样,相形之下皇帝的声音清清朗朗,有一份别样的沉着。顾沅遥望几个亲王承旨退出,也一色是皮弁服,同样的乌纱皮弁和绛纱袍,只是帽缝采玉玉佩等细节处不同,人物或俊朗或稳重或跳脱,都是中上等的好相貌,却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