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章 营地之争(第1/3页)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漠北草原地域很大,各个部落的营地也非常分散,传令的士兵找到一个营地以后,往往只是简单宣读一下就匆匆赶往下一个营地。比较大的部落需要认真组织一下,而一些小部落的牧民只是牵上几匹马c几只羊便可以出发了。

    咄世吉约定的集结地点是最挨着雁门边境的一处山谷,当地人称之为碛口。离碛口最近的一些部落,牧民们已经陆续抵达了那里,往日荒凉冷清的碛口渐渐热闹起来,周围搭建起了许多帐篷。每天不时有队伍加入进来,而在更加遥远的地方,仍然有许多队伍正在源源不断地赶来。

    身为东突厥可汗,咄世吉不可能在碛口等着各路人马,于是委派自己的弟弟咄苾全权代表。本来,这项任务交给俟利发更加合适,只是俟利发现在已经成了孤家寡人,他在路上吞并的几个小部落加起来也不过五百多骑,在漠北草原上比他强大的部落比比皆是。草原是个以实力说话的地方,以俟利发现在的状况,没有几个人会听他的,他的地位甚至还不如咄世吉手下的大将。于是,这件事便落到了咄苾的头上。

    代表可汗整合各路人马,对咄苾来说,也是扩大自己在突厥各部影响c展示自己才华的一个好机会。突厥人的兵力组成和刘子秋当初在威定城整军的方式有点相像,也是以每千人为一队。大的部落可以组建自己的千人队,比如咄苾的部落有八千精兵,就可以组成八个千人队,自己设立一个大的营地。而那些规模较小的部落则需要几家联合在一起才能组成千人队,又需要几个千人队才能搭建一座大的营地。谁是千人队的首领,谁是营地的大首领都要由咄苾指定,因此咄宓的权力也相当大。

    除了指定首领,咄宓还有一项划定宿营地的权力。之所以选择碛口作为集结地点,一来从这里向南再走几十里就是大隋境内,二来这里靠近水源和草地,可以满足军中牛羊马匹的需要。但水源和草地是有限的,不同的位置便利程度自然大不相同。最好的地方肯定要留给咄世吉的牙帐卫队,咄宓斟酒不慢自己,当仁不让地占据了第二好的位置。剩下还有一个比较好的位置给谁,那就颇费思量了。那些小部落肯定是没有指望了,最后盯上这块地方的有三个部落,阿史那结社率的部落c义成公主的部落还有阿史德穆林的部落。

    阿史那结社率是咄世吉的儿子,咄世吉当上始毕可汗以后,他原先的部落就交给了结社率统领,所以,这个部落实际上就是咄世吉的部落。但咄世吉当上可汗以后,他的职责和精力就要放在整个突厥民族的身上,也就无暇再管理自己的部落,所以要将部落大权移交。当然,这个部落仍然会坚定地站在咄世吉一边。

    义成公主本来没有自己的部落,但启民可汗对她十分宠爱,从几个大部落抽了一些牧民给她,组成一个新的部落。由于有大隋的支持,义成公主可以获得足够的盐铁布匹,她的部落生活也就比其他部落要好过得多。几年下来,又有许多小部落依附于她,渐渐发展成一个拥有五千精骑的大部落。

    阿史德穆林就是穆朵丽的父亲,他的部落是阿史德一族最强大的部落,拥有两万骑兵,足以和结社率的部落分庭抗礼。而且阿史德族和阿史那族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双方既有仇怨又互相联姻,得罪穆林就有可能得罪整个阿史德族。最重要的是,穆林还是俟利发的老丈人,而他的女儿也就是俟利发的妻子现在还下落不明。如果穆林借题发挥,恐怕会掀起东突厥的一场内乱。

    这道三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倒让咄宓颇是为难。这三个部落当中,最先到达碛口的是阿史那结社率的部落。当然,大队人马还在后头,抵达这里的是他们的先头部队,但带领这支先头部队的就是结社率本人。

    结社率走进咄宓的大帐,大大咧咧地扬了扬马鞭,说道:“三叔,后山那块空地是留给我的吧。”

    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