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章 开封,开封(第2/4页)  兴龙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铺前,看着上面的牌匾叹了口气,然后推开旁边的院门。

    那少妇大约有二十八岁的样子,相貌端正,明眸皓齿,弯弯的眉毛又细又长,虽然算不得很有姿色,却也算是清秀。梳着当时在省城流行的苏州发髻,脸上薄施脂粉,穿的是一件藕荷色汴绸褂子,四周带着镶边,一条素色带花的长裙,已经半旧了。脸上带有忧郁的神色,好像有什么沉重的心事压在眉头。

    这少妇名叫惠兰,是金记粥铺的老板娘。她的丈夫,正是张奇的便宜丈人金世遇的兄弟金不换。

    她推开大门,发现家里有人,于是轻声道:

    “孩儿他爹!你出来一下。他爹!”

    金不换听见妻子的声音,道:

    “回来了么?外面有什么消息?何婶婶来家里坐,你也进屋说话吧。”

    “是何婶婶来了啊。”惠兰说着话,进了屋。

    她嘴里的何婶婶是邻居,名叫何青衣,平日里跟金家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大家都喜欢何青衣,因为她为人耿直,心地善良,自己尽管很穷,遇到邻居有什么事,总要想办法帮一把忙。因为何青衣靠卖杂货为生,平日里走街串巷,认识的人也多,听到的消息也多。

    惠兰进屋,又给何青衣添了水,坐在旁边。然后又问起城外打仗的事。

    何青衣脸色不好,叹道:“唉,李闯王的人马又回来了,又把汴梁城围起来了。外边人心惶惶,大街上谣言更多。我特地赶快回来,给你们报个信儿。”

    金不换听了,脸色大变,半天说不出话来,当他端茶喝水的时候,手指不由得微微打颤。

    何青衣听说,昨天李自成的人马打败了官军。左良玉的官军经不起李自成的猛攻,全都溃逃了。

    一听这话,金不换全家人的心里都猛然一凉。在片刻中,大家面面相觑,无话可说。

    何青衣自己是孤老婆子,生死都置之度外,可是她望着金不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不免为他们一家担忧,她不觉叹了口气,又说道:

    “听说昨天夜里,抚台大人派他的公子出城,奔往京城求救。可是大家都说,朝廷这次集结二十万人马,很不容易,一家伙在朱仙镇被打散,再想集结大军,只怕很难了。”

    大家又问了些情况,有的何青衣知道,有的不知道。总的看来,情况十分不妙,李闯王这次再围开封,不攻破开封决不罢休,至少也要围得开封粮草断绝,自己投降。

    金不换现在听了何青衣的话,他完全绝望了,脸色苍白,不住摇头叹气。

    何青衣又说道:

    “尽量存点粮食,不能光等着一家人饿死啊。”

    金不换听了更加忧愁。家里并没有多的银钱,往哪里去买粮食?

    何青衣也叹了口气,说:“在劫难逃啊!我认识一个李大嫂,是回城来走亲戚的。听说开封又被围,便赶紧收拾出城,谁知城门已经闭了。她向我哭着说,没想到回来看看爹妈,多住了几天,竟出不去了,家里还有丈夫儿女,不能见面,怎么办?她说得我心里也很难过。可是像这样情况的,在开封城内不知有多少人!”

    金不换叹道:“唉!家家户户,看起来这次是在劫难逃了!”

    金不换却不知道,他的哥哥金世遇也来到了开封,如今也被困在城里了!

    在被围困的开封城中,一交六月,粮食c青菜和柴火一天比一天困难起来。一般小户人家简直没法过生活。有钱人家想尽一切办法囤积粮食。越囤积,粮食越恐慌,粮价越上涨。粮商们因为粮食的来路已断,不愿把全部粮食卖完,往往借口没有粮食而把大门关了起来,哄抬市价。官府起初三令五申,严禁粮食涨价,要粮商一定得按官府规定的价格出售。不但禁止不住,反而促使家家粮店闭门停售。随后官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