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皇后打入冷宫(一)(第2/3页)  游牧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邱少荣正沿着阳澄湖边的小路,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想起在西阳宫查出的那两个布偶,心里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感到很内疚,又有一点点自嘲。用这种不光彩的手段,陷害当今贤名远播的欧阳皇后。若是此事传了出去,必被世人唾弃。忽然升起一丝丝顾虑。想到那背后的人,就感到汗毛直竖。心里也清楚,若是完不成这件事,家中老小的性命全都会被无辜的杀害。真后悔当年……。唉……无奈的叹了气。这结果,无论如何都是自己无法承受的,紧紧握着拳头,指甲隐隐渗入到血肉,一丝丝血液,沿着指甲流了出来。强忍着痛,下定了决心。神情也随着变得坚定了起来。名誉和生命相比,只能选择后者。此事,还得必须进行下去。

    苏公公带着一个小太监,一起走进了御书房,望着正在沉思的杨誉。

    “皇上,人已经带到”

    “好,苏公公,你暂且退下。记住,不要让任何人来打扰,朕想单独和他聊聊。”

    “是,皇上”苏公公走出了御书房,站在门前守着。

    杨誉望着眼前的太监,战战兢兢的样子,笑了笑,温和的,道:不要这么紧张。朕这次传你过来,是有点事,想要问问你。

    小太监轻点了下头,望着杨誉,战战兢兢的,道:皇上,有什么事尽管问吧。

    杨誉收起了笑容,神情变的肃然了起来,望着眼前的小太监。

    “朕想要问问,当年丽妃,到底是怎么死的。”

    小太监听到杨誉,忽然问起当年丽妃的事。顿时精神极度慌张了起来。蹲下身子,双手抱着头,什么话,都不肯说。

    看着他异常的举动,杨誉没有进一步去逼问。因此可以判断出,丽妃当年,是何等的绝望。走到小太监的身旁,伸手将他扶了起来,面带着笑容。

    “不用害怕,想到什么,都说出来,朕会为你的主子,平冤昭雪。”

    小太监犹豫了片刻,想起刚刚的失态,两眼含着泪,望着杨誉,歉意的,道:奴才该死,惊吓到了圣上。

    “无碍。你把当年丽妃,所发生的事,如实的说出来,不得有任何隐瞒。”

    小太监轻点了下头,苦等了几年,如今终于可以为蒙冤而死的主子昭雪,心里有一些激动,也有一丝忐忑与不安。但更多是佩服主子的远见。望着杨誉,回忆起当年丽妃的事,如实的,道:自从刘大人奉旨,过来搜查邪祟之事。偏偏这时造化弄人,丽妃娘娘的寝宫,居然无端搜出了一个布偶,全身上下,都扎满了银针,说是给皇上,种下了巫蛊之术。娘娘当时就吓懵了,完全没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就顶着一个谋害皇上之罪。这么大的一个冤屈,娘娘哪里承受的了,想要昭雪,却无处可施。慢慢开始变的绝望了起来。泪水从小太监的眼角滑落,语气中带着一丝怒气。是刘大人,故意把整个消息,封锁了起来。当时娘娘,多么盼着皇上,能够过去,可等了整整一天一夜,没有一点消息传过来。甚至觉得皇上,已经对娘娘,心灰意冷,不再有任何的信任。娘娘不甘含冤而死,故想出了在寝宫自缢,证明自己的清白。奴才百般劝阻,可娘娘的态度,依然很坚定,没有丝毫动摇。并留下了一纸用血写成的帛书,让奴才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交给皇上。小太监从腰间拿出一张白色的手绢,上面写着鲜红的大字,呈了上去。

    杨誉双眼红润,颤抖着手,接过帛书,打开一看,写道:雁飞金銮结连理,携手与共长相守。奈何蒙冤无处申,盼君归来倾心扉。明月起时夕阳落,唉声一叹如深渊。愿君贤德治天下,万民感恩传千秋。看完了帛书。杨誉最终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眼角流出了滴滴泪水,心中默默的呐喊。爱妃,你真是傻呀,朕从来都没有不信任你。都怪那个御林军统领刘安,居然敢私做主张,瞒着朕,封锁了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