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文武比试(三)(第2/3页)  游牧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卿面色肃然,跪下接过密折。

    “臣谨遵圣命”

    起来吧

    是,皇上

    杨誉随着又从腰间拿出一个深红色的锦禳交给了李子卿,并小声的嘱咐的,道:此事,不容有失。

    是,皇上。臣定不辱圣命。

    宇文超看着李子卿,成为了正使,而自己却是个副使,心里很不平衡。却不能表露出来。

    此次出使,宇文爱卿一定要全力协助李爱卿完成使命。杨誉再次嘱咐的道。

    是,皇上。臣定不负圣上重托。宇文超心有不甘的走出了御书房

    李子卿站在原地,没有离开,从腰间拿出一本蓝色奏章,望着杨誉。

    “臣有本要奏。”

    快呈上来

    是,皇上

    杨誉接过奏章,打开一看。顿时龙颜大怒,拿着乾坤扇重重的拍了几下桌面。

    “朕自从继位以来,每年都有下拨振灾银子和物资给洛华的灾民,如今怎么会一年比一年还要严重。”

    皇上,臣曾多次去过洛华一带,查看灾情。情况不容乐观。

    杨誉沉思了片刻,想不出有效的方法,拯救灾情。望着李子卿,问道:李爱卿,你对此有何看法。

    回禀皇上,只要找出根源所在,往下就好办了。

    以李爱卿之意,这根源又在何处。

    回禀皇上,洛华,洛西,平阳一带,因为有人肆意的砍伐树木。从而导致生态不平衡,出现旱灾。

    杨誉感觉越听越玄乎,若有所思,收好手中的乾坤扇,询问的,道:李爱卿,可有方法解决。

    办法倒是有,只要皇上,下两道旨意,便就可以根治。

    洛华一代的灾情,已经困惑杨誉多年。如今终于有办法可以解决。怎能不龙颜大悦。

    “那好,既然李爱卿,这么有把握。朕这次,就信你一回。只要能为百姓造福,别说两道,就算百道千道,朕都会应允。”

    李子卿被杨誉的这番话,深深的所动容。因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皇上,第一道旨意,就是从南平开一道运河通往洛华,洛西,平阳。并大面积植树。另外还要,下一道是禁令。不允许有人乱砍树木,违者杖责二十。”

    杨誉仔细斟酌了一番,觉的第二道旨意,问题不大。可第一道所提的开运河,实施起来,着实难度不小。

    “李爱卿,朕觉的开运河一事,太过劳民伤财。不知可否换个提议。”

    李子卿向着杨誉摇了摇头,不以为然的,道:皇上,臣也知道难度不小。但臣愿意说服民众。自然就能迎刃而解。

    杨誉依然还是有点担忧的,道:李爱卿,话虽如此,但要百姓自愿,又谈何容易。

    皇上,这点大可放心。臣心里早就想好了对策。有八成的把握,可以成功。

    杨誉握着乾坤扇,搭在李子卿的肩膀上,吩咐的,道:洛川救灾之事,就交给李爱卿去办。文武百官这边,由朕来说服。

    李子卿当即向着杨誉跪拜了下来。

    “臣代洛华一带的灾民,谢过皇上。”

    杨誉扶着李子卿起身,缓缓的,道:你离出使北楚,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了。这能够让你完成运河之事吗。

    皇上,若是臣去了北楚。有一人,可以举荐为河运都办史。接替我的位置。

    杨誉托着下巴,想了片刻,若有所思的轻点了下头。

    “李爱卿,说说你所荐之人,是否合朕之意”

    皇上,为臣觉的左丞相之子公孙策。他为人和善,处事谨慎,是个最好的人选。

    呵呵……杨誉拍了拍李子卿的胸脯,笑了起来,亦有同感的,道:李爱卿,你所说的,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