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零一章 被架空的王允 上(第1/2页)  带着成都回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鑫在听完了王允的上位之路后,不由得感叹一句王允运气真是好。

    首先王允遇到了一个好上司——桥玄。

    桥玄在如今的大汉,绝对能算得上是大汉官场的良心,一名真正的好官,不会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而将司徒一职作为筹码。

    否则以袁家或是弘农杨家的所作所为,在一任大汉三公离职时,要么直接世袭给另一位家族成员,要么将这个大汉三公之位当做筹码与其他家族进行某些不可告人的py交易,总而言之,无论是袁家还是弘农杨家,他们都不会老老实实,简简单单的离开大汉三公的位置。

    而且只要翻阅汉灵帝主政时期大汉三公的就职资料,我们就不难发现袁家的家族成员与弘农杨家的家族成员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都是各种互换,比如前一年的大汉司徒是袁家的家族成员,后一年就成了弘农杨家的家族成员,而原本的司空是弘农杨家的家族成员,在卸任后就由袁家的家族成员接替。

    总而言之,如今的大汉三公之位已经沦为了一种交易的筹码,或者说是一种货物,并且仅仅是在洛阳城内的世家势力中流通,旁人几乎没有插手的余地。

    而桥玄便是这其中的异类,他并没有随大流将自己的司徒之位当做筹码,反而是毫不犹豫的举人唯贤,将王允举荐为了自己的接班人。

    而且刘鑫虽然也有些不明白,王允好歹也是地方世家势力中的佼佼者,而且还是大汉有名的文士,怎么就和何进这个杀猪匠成了忘年交?

    不过不管怎么说,何进对王允的帮助也是毋庸置疑的,毕竟桥玄的举荐只能说是给了王允一个上位的机会,如果让袁家得知了桥玄举荐王允接任司徒的消息,袁家绝对会倾尽全力阻止这件事,所以如果只有桥玄的举荐,王允能够成为司徒的机会绝对不超过三成。

    但是,王允现在有了大将军何进的帮助。

    何进这人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是何进可有一个好妹妹啊,而如今正是何皇后受宠之时,汉灵帝还是很听何皇后的话。

    再加上王允本来就有桥玄的举荐,汉灵帝如今再受到何皇后的枕边风这么一吹,汉灵帝便大笔一挥,通过了桥玄的举荐,将王允任命为大汉司徒。

    这时,以袁家为首的洛阳城内的世家势力,只能徒呼奈何,毕竟如今已是生米煮成了熟饭,王允再怎么说也是世家势力的一份子,袁家也不可能出力将王允拉下马吧。

    因此,王允才能上演这么一出逆袭的好戏,只花了几年的功夫,就从大汉的一名区区太守,转职成为了大汉三公,不可谓不励志啊。

    当然了,刘鑫现在倒是眉头紧皱,如今王允可是提前成为了王司徒,而且对自己的态度与其说是微妙,不如说是很诡异,刘鑫虽然一开始觉得王允可能想找自己麻烦,但是如今从袁绍口中得知了王允的逆袭之路,刘鑫反而觉得王允可能是想要和自己合作。

    原因很简单,王允如今的司徒之位并不牢靠!

    首先,王允如今才当上司徒不过几年时间,虽然火箭似得的升迁速度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实际上也暴露了一个问题,王允的根基并不牢靠。

    袁家与弘农杨家之所以能一直把持一个大汉三公之位,就是因为袁家与弘农杨家的树大根深,在大汉官场中到处都有他们的人手,这些人手支持着他们完成作为大汉三公的工作。

    而王允可谓是三级跳,直接从一名地方太守变为了大汉司徒,就算王允一直在认真经营着自己的关系网,但肯定也是收效甚微,因为洛阳官场的关系网早就掌握在洛阳城内的世家势力手中,王允是绕不开这道坎的,所以就算王允成为了大汉司徒,但是手下真正能够信任的人,恐怕并没有几个。

    再来就说袁家了,从袁绍的口中刘鑫可以猜测出来,袁逢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