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二章 师兄出马(第2/4页)  晚清之乱臣贼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做好出发准备外,又专门安排了大将席宝田率领一军候命,以便随时出兵冒险在夜间东进的江忠义军。

    事实证明江忠济是白担心,也证明李鸿章的乌鸦嘴着实灵验,被吴军斥候细作严密监视娘子关东面的官道上不但没有任何的伏兵,清军斥候把吴军突然在夜间大举出动的情况报告进井陉城里后,坐镇井陉的清军正定府总兵双禄也果然没敢在深夜里冒险出兵,老老实实的选择了按兵不动,让麾下军队死守城池和营地不出,没敢出兵进山作战。

    不过这也还真怪不得双禄,敌情不明,井陉城池又太过重要,换了是谁都不敢轻易出兵。同时双禄的谨慎选择虽然错失了把吴军封堵在太行山道上的最好时机,却也收到了一定的以逸待劳效果,第二天天色全明时,当江忠义和李鸿章率军赶到井陉城外时,不但士卒已经颇为疲惫,井陉城外的各处紧要位置仍然都被清军牢牢掌握,甚至就连井陉东门外的东关桥都让吴军难以逾越,无法越过绵河直接威胁到井陉城池,被局限在绵河北面的狭窄区域之中。

    还好,江忠义军是轻装而来行动方便,才干过人的李鸿章也早就把井陉这一代的地形情况牢记在了脑海中,与江忠义只是稍做商量就决定放弃抢攻东关桥,带着军队继续沿绵河北岸东进,赶赴东窑岭一带当道立营,以便切断井陉与获鹿、正定的联系,彻底打乱清军部署调整,然后再根据情况变化决定下一步战术。

    李鸿章这一手确实杀了双禄一个措手不及,担心这是吴军大举进兵的信号,又知道官文已经带着主力离开了正定,双禄只能是把情况匆匆写成书信派人抄小路赶往正定向伊兴阿报警,同时立即召集麾下众将讨论对策。

    讨论的结果是众将一致认为应该继续按兵不动,只守不战,因为井陉城里的粮草颇为丰足,至少可够两个月之用,足以支撑到官文回头来救井陉,同时井陉清军只要牢牢守住井陉城,就可以轻松切断山西吴军的东进粮道,让山西吴军的主力不敢大举东进。而冒险出战的话,一旦战情不利,井陉清军就注定只会得不偿失。

    觉得麾下众将的建议有理,还算称职的双禄便也立即打消了出兵作战的念头,冷哼道:“好吧,就先让吴贼在东窑岭逍遥几天,轻装急行而来,我看你们能带有多少粮食,能在东窑岭撑得了几天!”

    …………

    与此同时的吴军这边,顺利翻过北关群山抵达了东窑岭一带后,江忠义和李鸿章一边指挥军队建立临时土木营地,一边派人四处侦察敌情,也自然尤其重视对井陉到获鹿之间大小道路的监视防范。然而很可惜的是,双禄同样早就料到了这点,派出的信使是走绵水南岸的山间小路绕开了东窑岭前往正定,吴军斥候自然没能拦到双禄派出的告警信使。

    该来吴军倒霉,才刚开始建立营地没过多久,呼啸的北风突然大作,阴云布合间,又一场鹅毛大雪从天而降,轻装而来的吴军将士没有营帐可以避雪,上上下下都只能是在风雪之中瑟瑟发抖。江忠义见了叫苦,只能是赶紧找到李鸿章说道:“少荃,这样下去恐怕不行,雪如果一直这么下下去,白天还好说,到了晚上没有地方可以避雪,我们的士卒怎么过夜?”

    “没事,我事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有准备。”李鸿章安慰江忠义,又指着东北方向说道:“继续沿着官道走十里左右,路边有一个村子叫做长岗,人家住户很多,可以驻军避雪。”

    “那你不早说?还叫我们在这里立营?”江忠义埋怨道。

    “距离井陉城稍微远了点,地形也没东窑这边好,所以我之前没考虑去那里立营。”李鸿章耸肩答道。

    “远就远点吧。”江忠义很大度的说道:“只要能避雪就行,传令全军,放弃这里的营地,马上去长岗驻扎。”

    “徐徐而进,保持体力。”李鸿章提醒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