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源远流长(65)(第2/3页)  仙侣情侠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见。孔子端道:“天罪之刃的秘密早已尽人皆知,生机勃发虽能延年益寿,却也能使人暴虐癫狂从而乱杀无辜,不知在下此言是否属实?”张少英应道:“不错,的确如此。”孔子端问道:“那先生又何以保证呢?”张少英道:“御留香已非纵横派之人,劣者仅以好友结交罢了。放下剑人即死,不放下人能活,尚愿救赎悔过。天罪之刃的生机早已消弭殆尽,儒门多虑了。”孔子端一派从容,并未深究亦知深浅。孔子端续问道:“二问先生,结交逆伦杀手,称友组社,是曰明门,可当真?”张少英道:“不错,劣者正是明门首脑。”孔子端暗暗谨慎,瞧其波澜不惊,应答如流,内敛之下瞧不出深浅。孔子端道:“古有杀手非有法,如专诸,荆轲之辈,精其义而不已私利。非法者当如当今这般明码立价,见钱戮人,即便先生相信他们能够忏悔赎罪,犯下的罪孽便能一笔勾销吗?”张少英问道:“在阁下心中,是杀手可恶,还是那些组织之人更可恶?”孔子端应道:“杀手与组织之人又有何区别?”张少英道:“阁下心中民生四等,士农工商,尚有轻重缓急。乱世之中的人丁来源皆身不由己,以今日之太平论,天理何在?”孔子端道:“苦难并不能成为逆伦的借口,犯下的错便需承担,此乃天理不容。”张少英道:“武林盟秉承己身侠义,为天下义,七宗定侠亦是错了?”孔子端道:“诸文礼法尚有国家行政,何须侠义之军挥手过境?更何况,七宗定侠诸宗名满天下,却也牵连了三万之巨的无辜百性生命,如此代价靠金钱抚恤便能抹平一切吗?”张少英反问道:“七宗定侠成果又如何呢?每载死在黑榜之下的无辜最少亦至一万三千余众,这份名目朝廷四方门当有笔抄。”孔子端也不知张少英此言真假,天下公义,虽然纲法上武属乃为五蠹之祸,但明眼人都瞧得明白,没有朝廷的放任,诸宗岂能在大宋国土之上横行霸道。

    孔子端应道:“诸般理由皆抹灭不了杀戮之事实,儒门肩负天下文明之源,实不愿大宋国土之上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还请张先生不吝谏纳。”张少英道:“侠义为公,武林盟所为乃在千秋安定之大业,大军已成断无撤退之理。异端势力虎视眈眈,断不可以公理定论。”孔子端有些失望,并未表露,一群祸国殃民,自私自利之辈。不过是争权夺利罢了,岂有表面上这般干净?只不过儒门情报能力有限,文风鼎盛之际,文明光明下,黑暗所在闻而未见,无法体会其中深浅。但儒门对张少英客气亦是对纵横派的深深畏惧,儒门终究处于现实世界,自有儒门之人越法乱礼之事,善恶并存,故而并未深究,只是表明儒门立场罢了。禅宗泰斗都无法劝阻的张少英,儒门亦不期望能有多少作用,唯有在其他事上做个了断。孔子端应道:“如此三问已闭,余二责之问,望张先生秉公而论,已正视听。”张少英直言不讳道:“康成书之死元凶正是御留香,张子诚之死亦乃田不孤,刚刚已发军令追杀,包括在七宗定侠之内。”张少英话必,顿语惊四座,诸众或多或少均知张少英暗中与这几人联系紧密,甚至结为好友,万不想其竟然如此作为,有失结友礼面。儒门诸众亦暗暗咂舌,寥寥数语便道出始末,将儒门满心不满赌得哑口无言。孔子端沉声问道:“张先生此话当真?”张少英应道:“你可以当做假言,军令我是发出去了。”诸宗闻言无不暗中好笑,张少英年纪虽小心性何其深邃?儒门三首代表在儒门号称一门独秀,儒学上虽有大成,但难以与现实融合起来,终究执着之念,书生尔尔。

    孔子端闻言并不生气,反而微微一笑,说道:“如此领教了。竟如此,天下儒门将追剿御留香,千古苍雪,遇田不孤,下酆都,断九泉这五人。”张少英淡淡说道:“尚差一个,其姓申屠,名月,连他一块儿杀了吧。”孔子端暗叹有趣,若非自己深知万象纳性,有容乃大之机理,非得破口大骂不可,人命关天纵使恶类亦不该如此轻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