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50章:乡村新貌(第2/2页)  远东王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醋。

    《巴尔勒周刊》是一份典型的地区性杂质,依托北方铁路的便利交通建立发行渠道,从大兔子窝镇到胡杨村c无风乡再到谷地村这条铁路沿线上的重点村镇,以及铁路两侧散落的小镇和乡村,都在《巴尔勒周刊》的发行网络之内,内容主打乡土风情,撰文介绍乡村客栈和土特产,以游记的体裁打一打软广告,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这份很接地气的周刊大受欢迎,每期发行量已经突破两千份,在当地的影响力仅次于《祖国日报》和《远东晚报》。

    彼得在详细询问过《巴尔勒周刊》的发行情况过后,为罗格先生出了一个主意,建议他向镇上的铁路管理部门无偿提供刊物,确保每节客车至少有10份最新出版的《巴尔勒周刊》。旅行者大多会购买一些途经乡镇的土特产,针对这个群体打广告效果更好。

    罗格当即接受了彼得的建议,还夸赞小伙子很有商业头脑,若非已经献身于教会,做生意一定很有前途。

    时间证明彼得的建议卓有成效,《巴尔勒周刊》刊登的广告使谷地村公社的酿造坊彻底摆脱了产品积压的窘境,库存的糖酒酱醋不到年底就销售一空,计算下来利润颇丰。

    马利克见钱眼开,在管委会上提议扩大经营,在巴尔勒地区打响“谷地村酿造坊”的招牌。这一提案获得通过,不过尼古拉还是谨慎的强调,要在确保公社存粮充足的前提下增加产能,绝不能为了赚钱而丧心病狂,干出把公社口粮拿来酿酒之类的蠢事。事实上,这个警告来得很及时马利克先生沉迷于追逐利润,头脑已经过热,很有必要由尼古拉这样的“保守派”适时泼上一桶凉水,帮他冷静一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