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八章、再进王府(三)(第1/2页)  闺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谢涵正回忆以前的旧事时,只见徐氏对朱澘吩咐道:“上次谢姑娘来的时候还是早春,园子里光秃秃的,也没带谢姑娘好好逛逛,这会趁大家还没过来,你们姐俩带着谢姑娘去后花园转转吧,顺带帮着几位妈妈准备准备,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学着管点事了。”

    谢涵有心不想去,只见朱澘已经回了一句“遵命,母妃。”

    于是,她只好跟着朱澘和朱溁出了木兮堂的大门,沿着一条南北走向的长廊走了约摸一刻钟,这才到了后花园门口。

    还没进门,谢涵便闻到了一阵浓郁的桂花香气,不由得深吸了两口气,这才问道:“我听说北地不宜种植桂花,我家的后花园里原本也想种几棵,可管园艺的师傅说不行,你们家是怎么做到的?”

    “简单啊,冬天冷的时候我们家就把这些桂花树用稻草围起来。”朱澘说道。

    谢涵听了这话忽地想起来春天那会在院子里看到的那些被蒙着的灌木,看来这位徐王妃比较偏好南方的花草树木,所以宁可多费点人力c物力和财力也要满足自己的心愿。

    对了,尹嬷嬷说过,这位徐氏还有一个长处,不仅会打理内务,还会生财,说是她私账上的银钱只怕比公账还多呢,人家不差这点小钱。

    不对啊,既然她是一位生财有道的人,那她打听父亲打听明远大师做什么?

    她一个女流之辈,王府也握住她手里了,还要那些银子做什么?

    造反吗?王府没有兵权,这事不太可能办到。

    宫变吗?幽州离京城还有四五百里路呢,亲王没有宣召不得进京,等京城发生了什么王爷再赶过去的话黄花菜都凉了。

    再说了,现在的皇上还年轻着呢,他自己又有好几个儿子,因此,宫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不是造反也不是宫变,谢涵就想不明白徐王妃的目的了,正如她也想不明白顾家为什么要逼着何昶去贪墨这笔银子想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趟这趟浑水一样,于是,谢涵甩了甩头,干脆不想了。

    不过她倒是想起了另外的一个细节,方才徐王妃不经意间说出的那句“蛮厉害”的的确确就是南边的口音,这和她喜欢南边的花草是不是有什么关联?

    对了,口味,谢涵清楚地记得上次来王府时徐王妃招待她的那两大盆红辣椒做的鱼和虾,那也不像是北地人吃的。

    别的谢涵不清楚,但谢涵知道一点,徐家世居京城,从开国到现在应该有四五代了,怎么这徐王妃的语言c口味c喜好都倾向了南边?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

    难道是她不是本尊重生的,是一位来自南方的姑娘?那么朝代呢?

    谢涵的脑子又一团乱麻了。

    好在这时司棋看出了谢涵的异常,扯了扯她的衣袖,说道:“姑娘,你看,这还有我们南边的黄花菜呢。”

    “噗嗤。”旁边有别的丫鬟笑了。

    谢涵见此回神来,笑着解释道:“这不是黄花菜,这花叫萱草,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出远门时就会在北堂种上萱草,意思是希望母亲减少对游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可有出处?”朱溁问道。

    “《诗经卫风伯兮》上曾云,‘蔫得谖草,言树之背’”

    谢涵的话刚说完,忽听得后面有人鼓掌,谢涵忙转过了身子,只见一位十来岁刚总角的少年拿着一把折扇过来了。

    “五哥,你又躲在哪里了?不好好在书房念书又跑来这里淘气了吧?”朱溁说道。

    谢涵一听朱溁喊他“五哥”,便猜到对方是徐氏的第二个儿子朱济,今年应该和她一般大,十岁。

    朱济见到谢涵,并没有丝毫避嫌的意思,反而几步走上前来,直接问道:“你是谁?”

    “五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