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九十四章、结论(第1/2页)  闺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非方丈大师进城的消息很快震惊了京城的几大世家。

    要知道往常日子,除非有八百里加急的紧急军务才会在晚上关了城门之后再开城门,可据守卫北门的士兵和哨探说,并不是什么加急军务,是宫里的太监带着一个和尚打扮的人,进城后也是直奔宫门而去,也是拿出令牌命人打开的宫门的。

    此外,好像宫里的太监还把杜编修和他的祖父一并接进了宫,也是在宫门关闭之后再进去的。

    消息很快传了开去。

    于是,这几大世家纷纷开始猜测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

    太医、大夫、和尚,谢涵,有人欢喜有人忧。

    谢涵自然不清楚这些,此时的谢涵已经身心俱疲了,而且方才在外头走了这么长时间的夜路,她感觉自己多半是受寒了,身上发冷不说还浑身酸痛不已。

    偏偏司画荷包的丸药都被没收了,别说丸药了,她想喝一碗热汤都没有。

    好在屋子里因为要烧炕有一个灶口,那老太监亲自打了一壶水放到了灶口上坐着,接着又送了一筐木炭过来,司画把火烧得旺旺的。

    “小姐,你先忍着,先喝一口热水,我去问问他们有什么吃的。”司画把杯子洗了又洗烫了又烫,待水开后倒了一杯热水送进谢涵的手里,随后交代司宝几句便出去了。

    喝了两口热水,谢涵才觉得身上和手上有了点热度,好在这时司宝把炕铺好了,一摸也有点热乎气了,便扶了谢涵上炕躺着。

    奇怪的是,明明谢涵的脑子里装了很多事,可她一躺下来居然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这回不用司画,司宝一摸谢涵的额头都知道谢涵生病了,急急忙忙把司画喊来,司画又去找那老太监要了几根大葱和一块生姜,给谢涵熬了一碗姜汤灌了进去,随后再在灶口里添了几块大木炭。

    再说慈宁宫里,方丈大师进门时,杜郎中已经和那位老太医开始拔针了,说他已经尽力了。

    朱渊和夏贵妃一听这话还以为是朱渊不行了,两人均是一个趔趄,好在老太医忙道:“六殿下的性命肯定是无碍了,只是。。。”

    “只是什么?”好几个声音同时问道。

    “只是这些药毒反复经过他的食管,六殿下年龄太小,食管比一般人娇嫩多了,因此把他的嗓子烧坏了,只怕以后想要再开口说话难了,还有,他体内还有余毒,只怕。。。”

    杜郎中的话没有说完,外面有人喊了一声,“方丈大师来了。”

    杜郎中把话收了回去,还是先看看这位方丈大师的本事再说吧。

    方丈大师进门后也顾不得见礼,径直往病榻上的朱渊走去,先把脉,其次是翻眼睑,接着便是命朱渊张嘴看他的舌头。

    屋子里所有人的眼睛这会都集中在方丈大师的脸上,见方丈大师的神色越来越凝重,众人的心也越来越沉重,尤其是夏贵妃,她几次差点晕厥过去几次又咬着牙挺了过来。

    “阿弥陀佛,老衲来晚了,孩子,你受苦了。”诊治结束后,方丈大师摸了摸朱渊的头。

    朱渊张了张嘴,发不出声音来,只能泪眼兮兮地看着方丈大师。

    “老衲这有一粒丸药,你先吃下去,你放心,性命总是无忧的,只是你以后要吃些苦头了。”方丈大师说完从身上的百衲衣里掏出了一个小盒子。

    盒子打开后,里面有三粒黑亮黑亮的像鸽子蛋大小般的丸药,方丈大师并没有直接送进朱渊的嘴里,而是先给了朱栩。

    朱栩接过盒子一闻,只觉令人精神一震,不用问也猜到了这丸药必不是凡品,不光味道好闻,幽香扑鼻,难得的是药丸十分细腻发亮,那光泽竟有几分像是珍珠。

    朱栩闻过之后把药丸给了一旁的老太医,老太医闻过之后脸上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