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92章 好莱坞大亨终于伸手了(第1/3页)  重生科技狂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知道,现阶段的个人电脑所配备的硬盘,主要是5.25英?,容量通常为几十mb,而3.5英?硬盘还属于小众,至于容量就更没有优势可言了;像方圆个人工作站之类的工作站级产品,其所配备的硬盘容量往往达到数百mb;再往上的高级企业存储,硬盘提供的存储容量就可以突破1gb大关了,但盘片规格肯定要增大到8英?,甚至10英?。

    所以完全可以想象,当唐焕正式宣布,哲儒研发中心将会在5.25英?硬盘、甚至3.5英?硬盘当中,实现1gb容量后,给在场众人带来如何强烈的震撼。

    哲儒研发中心的阿尔贝·费尔团队,是在去年底确定了巨磁阻效应的存在,并完成了论文提交等相关工作。

    这一进度远远快于另一个独_立研究团队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彼得·格林贝格小组,至于其中的原因,相信只有始作俑者唐焕最为清楚了。

    阿尔贝·费尔团队研究了由铁和铬组成的多层材料,在实验当中,得到了电阻下降50%的结果,进而做到了能够准确地描述巨磁阻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巨磁阻效应在硬盘技术上的意义表现为:随着单位数据存储密度越来越大,对读写磁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由巨磁阻物质组成的读写磁头,能够做到,即使磁场很小,也能输出足够的电流变化,来识别数据,从而大幅度提高数据存储的密度。

    如果非要用一个具体显化的数字来形容这个技术飞越有多么了不起,那就是,磁盘记录密度至少可以比目前的水平提高20倍。

    自然而然地,哲儒又将一大类专利揽入怀中。

    事实上,在存储领域,出自哲儒之手的技术标准,几乎已经做到无差别覆盖了。

    比如数据传输接口方面,就有个人电脑使用的、面向低端的ata,还有个人工作站、网络服务器使用的、面向高端的s私。

    再如,为了达到增加处理量、增强容错功能、提高数据集成度等目标,又有raid-0、ra

    基于这种业界领袖的地位,在唐焕谈论个人电脑未来几年就会使用上容量高达1gb,进而可以得到包括更佳的多媒体体验在内的诸多好处的时候,周围众人无一怀疑,记者们快速地记录着,不知道比乔布斯的信用强了多少倍。

    陪坐在一旁的希捷首席执行官阿兰·舒加特,面带微笑地配合着唐焕,和台下的记者们热烈地互动着,以期这场收购仪式的宣传效果可以达到最大化。

    现阶段,希捷在个人电脑市场占据了大约百分之四十五的份额,为方圆电脑公司提供了产品所需硬盘数量的百分之五十,堪称业界翘楚。

    不过,希捷虽然业界最先地推出5.25英?硬盘,抢到了市场先发优势,但这个领域的竞争惨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现阶段居然有70多家“活跃”的公司从事此类业务,为的就是能够分羹每年硬盘需求量超过2000万块、市场产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大蛋糕。

    当然了,在如此残酷的竞争形势下,市场淘汰起来也是铁面无情,尤其像那些遇到类似ibm-p/t硬盘门的产品质量事故的公司,结果更是只有一个,那就是死路一条。

    一直绷紧了神经,如履薄冰一般应对着同行竞争的希捷,内部也出现了问题联合创始人之间出现了理念上的冲突。

    阿兰·舒加特热衷于在5.25英?硬盘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容量、传输速度等硬指标上的改进;而费纳斯·康诺则坚持认为,对于微型计算机系统而言,5.25英?硬盘过于笨重,3.5英寸硬盘更为适合,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希捷不能错过这个技术潮流。

    此类分歧还真无法分得清谁是谁非,争来争去就是一个离心离德的结果,最后不可避免地传到了唐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