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四章 郑芝龙(中)(第1/1页)  大明日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天昊拿出了一个夹子,里面是这几天沈大兴找人画的一些枪炮和战舰的样式和说明。

    火炮到了明朝的后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比如万历年间大量制造了身管较长的火炮。万历二十年在杭州制造的“天字一百三十五号大将军”铁炮,口径113毫米,全长143厘米,身管的长度同直径的比值明显增大。炮身有九道箍,铸有炮耳,安有两个铁环。万历年间,明军援朝作战时曾使用过这种铁炮。而在此期间欧洲火炮开始传入中国,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佛朗机铳和红夷炮。佛朗机铳约在正德末年从葡萄牙传入中国,它有一母铳和若干子铳,母铳身管细长,,口径较小,铳身铸有准星﹑照‘门’,可瞄准‘射’击。铳身后有“巨腹”,腹上开有长孔,用以装填子铳。子铳类似一小火铳,一般备有5~9个,可预先装好弹‘药’,战时轮流发‘射’,提高了火炮‘射’速。嘉靖初,中国开始成批仿制佛朗机铳,形制很多。

    又比如嘉靖二十八年制造的“胜字四十二号”火炮,母铳口径38毫米,全长91厘米,子铳口径35毫米,全长23厘米。但由于子铳装‘药’量小,母铳口径不大。威力有限。红夷炮则是一种大型火炮,在万历后期由荷兰传入中国。《明史》记载:“大西洋船至,复得巨搏,曰红夷。长二丈余,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数十里”。炮身铸有准星﹑照‘门’,中部有炮耳。与佛朗机铳相比,口径较大,管壁加厚,并且从炮口至炮尾逐渐增厚,能承受较大膛压,是当时威力最大的火炮。明末,明政府为了扺御后金军的进攻,重用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大量仿制红夷炮。天启元年,李之藻受命按西洋新法制造火炮。崇祯二年至三年徐光启督造大小红夷炮400余‘门’,两广总督王尊德也先后仿制大中型西洋炮500‘门’。

    但

    ...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