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七章 辽东之计(二)(第2/3页)  谋定天下之扶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方振武则可。方振武叛逃建奴,又跟在王启年身边,自然而然的王启年至少也是私通建奴之罪,肯定要掉脑袋的。倘若这方振武没有跟着王启年,大人则可以派人散播流言,只说这方振武满门忠烈,却被圣上误杀。然后再点名方振武在黑风口同王启年有过接触,想必是王启年想为方振武翻案。圣上为掩盖其过错,必然严查此事,这王启年即使不死,也必为圣上所恨。以后再对他下黑手的时候,圣上自然会顺水推舟。”

    袁崇焕哈哈大笑,开口道:“程先生这计策不错。稍后本督自当派人查实。”

    旁边的梁稷竖起了耳朵,此事得尽快通知王启年才行,也算是将功补过。至少能让王启年相信,自己没有参与对他的刺杀。

    接下来袁崇焕又开口道:“此次还有另外一件事情,也请诸位先生议一议。刚才京师传来消息,王启年带人押送建奴人头已经到了京师。原本有咱们打压,东江的奏折也好c斩获也好,都得在咱们手里过一道,能分的都会被咱们把大头分掉。现在看起来,这东江有去京师找靠山,希望以后奏折和斩获都直接发往京师的意思在里面。此其一也。此外,据说此次王启年给兵部送斩获的时候,使出了移花接木之计,先借口酒楼开业,招来了许多的花魁和锣鼓队c舞狮队,把场面弄得很大。然后再借机运送建奴头颅,招摇过市,很是出了一把风头。只怕此事已经弄得圣上知晓,短期之内,咱们怕是难以对东江继续下手了。”

    议论东江的事情梁稷没有顾虑,于是抢先开口了:“大人,依照在下的意思,这王启年上京,只怕运送建奴头颅是假,替毛文龙在京师经营,寻找靠山是真。建奴人头都是死人,还能咬人不成?只需派数十士卒押运即可,何必要王启年亲自出面?所以在下认为,王启年运送建奴头颅只是借口。至于王启年给毛文龙找靠山,此事怕是难以阻止。往年东江清苦,全指望着朝廷拨付的微薄粮饷,再加自己采卖人参c捕猎貂皮等过活,这些收入填饱肚子都难,哪里还有钱送去京师,寻找靠山?到了今年产出海盐之后,东江才一下子暴富起来,有了钱银,自然得想办法去京师运营。京师那一头,咱们阻止不了,白花花的银子,咱们还能阻止那些大人收下不成。依照在下的意见,此事可以施行釜底抽薪之计,且让那王启年先得意一阵子,到了明年,让他哭都哭不出来。”

    袁崇焕便开口道:“梁先生所献之计,计从何来?”

    梁稷便开口道:“大人曾闻熊廷弼熊督师故事否?”

    袁崇焕开口道:“熊飞白三次出镇辽东,所留下事迹甚多,不知梁先生说的是哪一件?”按理来说,熊廷弼是袁崇焕前辈,又是死人,当称呼其号。此时袁崇焕称呼其字,有平起平坐的意思在里面。

    梁稷便开口道:“便是熊督师致死之事。当初广宁惨败之后,咱们东林的智多星汪文言前辈为救王化贞王巡抚,便献上了一计。先让王巡抚假意投诚阉党,获得魏忠贤的好感。又派人假冒熊廷弼家人,向魏忠贤言明愿以白银四万两买熊督师一条命,事后却又让此人假装反悔。到了这里,纵使神仙也救不了熊廷弼。”

    袁崇焕点了点头,表示听说过此事。

    梁稷便接着开口道:“咱们便可仿效此事。王启年给毛文龙拉靠山,京官胃口大,不是一次就能喂饱的,必然是每年都需要进贡钱银。今年东江海盐卖的好,毛文龙手里有大把钱银,自然能应付的下去。而东江的钱银全数来源于海盐的进项,倘若咱们明年把东江的海盐断了,毛文龙又去哪里找钱银来送去京师?今年送了,明年不送,这些京官必然同毛文龙反目为仇,不用咱们下手,这些京官便会想办法至毛文龙于死地。所以,依照在下的意思,这王启年给毛文龙找靠山之事,咱们不仅不能阻止,还要大力帮忙促成。王启年帮毛文龙在京师拉的靠山越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