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丈夫当学万人敌(第2/4页)  战国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便是小子的不解之处了,兵法乃万人敌,而族兄学兵法更是传家必备之事,为何马服君可以赞誉十人敌的剑术,却不太认同万人敌的兵法?”

    赵奢淡淡地说道:“孙子有云,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也,然而犬子却只通过那些死的兵法来学兵事,这就好比按图索骥,是学不到真本事的,反而会以为作战很容易。”

    他何尝不想把自己的战争经验传授给赵括,然而此子太过聪慧,三五岁就开始翻兵书,赵奢一个不留神,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一番见解。而赵括一心想要让父亲另眼相看,谁料意见起了冲突,父子脾气一样固执,顿时拧到了一起,自此以后,赵奢说一,赵括就一定会说二。

    果然,赵括不服,当即反驳自己父亲:“父亲此言差矣,难道你忘了,孙子也说过,胜负之道,在于五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事先对五者相比较,便能知晓战争的胜负。孙子又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儿子在推演时获胜,总比推演失败的一方要好吧?”

    推演失败的一方自然指赵奢了,这是变着戏法骂他输了不甘心哩。

    “放肆!”

    儿子在外人面前顶撞自己,顿时点燃了赵奢的怒意,这对父子每次推演兵事,都会发生类似的争吵,最后结果是各自不理对方几天,过上十天半月才在易氏和赵牧的劝说下和好。

    如今他们架本就没吵完,心里还有几分余火,顿时复燃起来,也不管还有两个外人在场,继续起方才的唇枪舌剑来,兵法术语随着唾沫星子飞来溅去,看得舒祺呆愣不已。

    只可惜光论兵法的话,赵奢还真难不倒将兵书倒背如流的赵括,最后气急了,只能指着他的鼻子训斥道:

    “《军志》有云,将能而御之,此为糜军;不能而任之,此为覆军。将来赵国不用你为将则已,若果真用了,最后使赵国惨败,覆军杀将的人,一定是你了!”

    赵奢这句话说得太重,赵括听完身体一震,腾地一下,整个人站立起来,手指深深扣进了掌心,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沉默良久后,他才抬起头,红着眼,有些不甘心地反问道:“父亲,原来你一直如此看儿子么?”

    赵奢也知道自己说的太过,一时语塞,却不知旁边的长安君心里却已经为他鼓起了掌。

    知子莫若父,诚哉斯言!赵奢料敌如神,也料到了自己儿子的未来……

    但明月也没忘记自己今日的目的,是赚赵括跟自己去齐国,便再度入场,朗声道:“马服君之言,小子不取!”

    “族兄精于兵法,却少于实战,一些看法可能与身经百战的马服君不合,这一点不假。但马服君敢说,自己第一次将兵,就什么都知道么?”

    ……

    “我第一次将兵?”

    长安君的话,引发了赵奢的回忆……

    那是三十多年前,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的时候,已经让位给儿子的赵武灵王自称赵主父,他派遣公子章和牛翦为将,帅代、胡之兵与邯郸中军一起进攻中山国的都城灵寿,一举灭亡了这个千乘之国。

    那时候才二十出头的赵奢,是公子章军中的一名小小屯长,帅五十人的兵卒,先登夺城,由此晋升为统帅百人的“百夫“,之后又被公子章相中,带他去代地为吏,接着官运亨通,一路做到了统帅千人的”都尉”。

    那时候的他,哪里知道什么是用兵之道啊,纯粹是凭借着一股子勇锐蛮劲,盯着主帅将旗,听着隆隆战鼓,带着兵卒们奋力向前而已。一场又一场和中山国、胡人的战斗,让他从一个战场初哥成长为一员悍将。在沙丘宫变后,因为是公子章之党的缘故,又和乐毅一起投奔燕国,从乐毅处,赵奢受益匪浅,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