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8章 妥协的艺术(第2/3页)  逍遥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马明山谋个舒服一些的州郡,不敢说易如反掌,倒也不算什么难事。

    可是,李琼偏偏没有主动安排马明山,仿佛此人不是他的妻弟一般。

    据孔昆的揣摩,李琼恐怕是担心有人说他以权谋私吧?

    说句大实话,孔昆虽然是圣人的苗裔,却也明白一个至理名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做官之人,不搞以权谋私,难道还真的是为天下苍生而做官不成?

    既然李琼不好出面摆平马明山的事,孔昆倒不介意暗中帮着搭把手,替马明山换个京城里的好位置。

    只是,孔昆并没有急吼吼的直接出手。那么做的话,太过于显露痕迹了,反而不易让李琼领情,必须静待时机再出手。

    做官的第一要务,便是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眼前的得失。

    中午下衙之后,李琼迈着四方步,缓缓的走到内阁的大门口,正欲下台阶登车离去,却见一直追随于李虎身边的家将李冒,毕恭毕敬的立于车辕旁。

    李琼根本不须多想,就知道,一定是李虎那边出了什么事,才急着派李冒过来报讯。

    李冒见李琼冲他招手,便三步并作两步的一路小跑着奔到李琼的身前,低着头小声说:“小的拜见老相公。”李琼摆了摆手,示意李冒毋须多礼。

    “禀老相公,三郎君命小人禀明您老人家,马刺史派人进京,说是在宋州待不下去了,想求您给谋个轻闲一点的京朝官。”李冒是老李家的世仆,一直忠诚无比,属于绝对可信的人。

    李冒带来的口信,令李琼不由眯起两眼,长长的呼出一口浊气。

    马明山就任宋州知州之时,李中易尚未打进开封城,那个时候,赵匡胤正是权势熏天之际。

    本朝的节度使,大多有地方上的实权,可是,知州却是朝廷所派,必须听从朝廷的招呼。

    这种天然的矛盾,导致赵匡胤和马明山的关系,始终无法融洽的合作。时间一长,自然是矛盾丛生。

    以李琼的地位,想给妻弟马明山谋一个好一点差使,其实并不难办。

    可问题是,要帮马明山换位置,就必须要过孔昆或是刘金山的那一关。

    内阁的轮值体制,正副相各带一名参知,轮班于内阁之中,共同处理天下大政。

    也就是说,哪怕如李琼这种位高权重的次相,也不可能在内阁之中一手遮天。

    这就需要妥协了!

    孔昆对外一向宣称,他这一脉才是孔圣人的真传,而所谓的内孔子弟,至今没有一个有出息的。

    也正因为如此,孔昆为了保持圣人苗裔的崇高形象,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轻贱权位和钱财。

    在李琼的印象之中,孔昆一直是个油盐不进的伪君子,这家伙既不贪财,也不好色,几乎没有把柄可抓。

    “我知道了。”李琼不动声色的打发了李冒走人,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哪怕是极心腹之人,也最好不要掺合太多有关主人的事务。

    俗话说的好,臣不密则失身,君不密则失臣,几事不密则无成!

    李琼完全没有为了马明山,主动示好于孔昆的想法,毕竟,孔昆也不是没有把柄落在他的手上。

    没错,孔黛瑶选秀入了宫之后,非但没有获得李中易的宠幸,反而一直不闻不问。

    宰相的女儿被选入宫里,除了孔黛瑶之外,就是李七娘,李琼哪怕想不注意到这个,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琼回到家中后,坐在西花厅里,一边吃茶,一边琢磨着孔黛瑶的事儿。

    这年月,若想别人真正的感激你,除非是真正的投其所好,或是救急于水火之中。

    李琼若是真想为难孔黛瑶,只须派人给李七娘带个话,就可以将孔家女收拾的死去活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