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4章 内斗(第2/3页)  逍遥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荣定庙号,王溥和李谷,终于抓住机会,和范质狠狠的争辩了好几回,并且惊动了符太后。

    于是,在符太后的召唤之下,李中易又跟着班次,来到了先帝灵前的偏殿。

    符太后淡淡的问:“诸位卿家,先帝的庙号,可曾议定?”

    范质照例率先出场,拱着手回答说:“回太后娘娘的话,老臣以为,应定为世宗文皇帝。”

    殿内的相公们,除了李中易、李筠和李琼之外,皆是饱读诗书的儒门精英。

    所谓,世宗是守成令主的美号。本意是统绪自此开始,为一世之宗,含有皇族内部帝系转移之意。

    先帝柴荣,并非太祖郭威的亲儿子,他以养子之尊登基称帝之时,可不姓柴,而是姓郭。

    后来,高平之战后,郭荣御驾亲征,不仅击败了北汉和契丹人的联合进攻,更收复了数州之地,一时间威名大盛。

    高平之战不久,郭荣坐了龙椅,遂认祖归宗,改回柴姓,这也就意味着,帝系的彻底转移。

    历史上,庙号世宗的皇帝,比较著名的有:汉世宗刘彻、晋世宗司马师、后周世宗柴荣、明世宗朱厚熜、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等。

    王溥张嘴就想反驳,只可惜,符太后根本就不想听他的道理,摆着手断然做出了决定,“就依范相公所言。”

    得了,符太后都已经表了态,王溥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至此,柴荣的庙号,正式定为世宗,谥号为极为美誉的一个“文”字。

    从此以后,一般臣子们对柴荣的正式称呼,必须是:我世宗文皇帝。

    当然了,朝廷的重臣,尤其是政事堂的相公们,有资格简称两个字:先帝。

    封建规矩大于天,在科举的时候,大周的贡生们在提及柴荣时的用语,也必须是三抬。如果只有两抬,比如说,世宗文皇帝,嘿嘿,等着该考生的,就只能是黜落的悲剧命运了。

    庙号和谥号,都拍了板之后,接下来,就轮到了陵寝的大问题。

    本周太祖郭威临终前,钦定皇陵于新郑北郊的郭店,正式名称为嵩陵。

    柴荣的陵寝命名,范质没敢独断,特意征询了符太后的意思。

    符太后仔细的想了想,有些迟疑的说:“不如就叫庆陵吧?”她虽然读过一些书,识得不少字,毕竟学问粗浅,担心出丑露乖,丢了面子。

    没等范质说话,魏仁浦突然插话说:“先帝有大恩于天下臣民,无论是官绅还是庶民,皆须牢记先帝的恩德。”居然是在大拍符太后的马屁。

    李中易有些好奇的看着魏仁浦,这位政事内有名的好好相公,肯定有所图吧?

    魏仁浦主动站出来,支持符太后的意见,哪怕是范质,也不可能再出言反对。

    于是,柴荣的陵寝,就这么定了,叫作“庆陵”。

    涉及到国丧的大事,一件接着一件的议定,就连李筠都被符太后问过意见,惟独,李中易一直被晾在一旁,坐着很冷的冷板凳。

    李中易心里非常有数,符太后原本就看他不顺眼,再加上,他现在又是柴玉娘的准老公,恶感叠着恶感,态度怎么可能好呢?

    当然了,李中易对于符太后的冷落,一点都不在意。

    柴玉娘,那也是京城四姝之一,众所周知的大美人儿,又是柴荣亲口许的婚,嘿嘿,这朵鲜花,李相公算是摘定了。

    更重要的是,柴玉娘还是小皇帝的嫡亲姑母,私下里,柴宗训倒要唤李中易一声姑父。

    师傅与弟子,姑父与侄儿,宰相与皇帝,有这三重关系发挥作用,李中易将来主掌朝政的时候,凭空多了几柄坚不可摧的“利器”。

    名分这玩意,平时可能不打紧,到了关键的时刻,就会发挥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