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5章 互相算计(第2/3页)  逍遥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做实验的大好机会。

    李中易命人把硝石、硫磺以及木炭,按照记忆的配方,混合到了一块。

    由于,李中易担心运输途中,剧烈的颠簸会产生沉淀,影响爆炸的效果。

    李中易索性命人熬了一大锅米汤,将完全混合在一起的黑火药,做成了颗粒状。

    自从高丽的太祖王建定都开京之后,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开京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半岛第一大城。

    如果,富甲整个半岛的开京被攻破,嘿嘿,高丽人的元气必定大伤,至少五十年内,再也难以翻身。

    拿下汉城的收获,已经让李中易比较满意,战费以及物资的消耗,都得到了充分的补充。

    说白了,李中易现在就是拿着高丽人自己的钱粮,进行着搞垮高丽朝廷的阴谋。

    如果,顺手再搞定开京,嘿嘿,此次出兵高丽必将功德圆满,善莫大焉。

    “倭人现在到了哪里?”李中易始终高度重视倭军的动向,他放下手里的茶盏,含笑问杨烈。

    杨烈走到巨大的军事沙盘前,提起靠在一旁的长木棍,指着全州以北的一座大城市,笑着介绍说:“据哨探的报告,倭军拿下全州之后,如今正在围攻高丽中部的清州。”

    “嗯,倭军的装备如何?”李中易还没亲眼见过倭军,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杨烈笑道:“倭军少有马军,几乎全是步军,据哨探的暗中仔细观察,倭军的武士主要是以长竹枪、太刀和长的打刀为主,他们所用的弓很长,却是竹制。据哨探观察,倭军的这种竹弓杀伤力极小,很难射穿高丽人的铠甲。另外,倭军的竹枪和我军”

    李中易点点头,倭军的太刀和长打刀,由于是私人所制,又继承了唐代传过去的百炼钢的冶金技术,所以,客观的说,刀还算是锋利的。

    只是,倭军的竹弓,确实是个神奇的存在。著名的倭人战国时期,许多武将即使被弓箭射成了刺猬,照样可以活蹦乱跳。

    换句话说,倭人的竹弓,在李中易的眼里,就是个渣渣。

    “高丽人的弓怎么样?”李中易心中有数,高丽人根本不会玩弩,所以只问了弓的情况。

    “老师,高丽人最强的弓,也就相当于咱们大周的一石弓。”杨烈摇了摇手里的小扇子,“自从查抄了汉城军器库之后,学生已经命人从中挑选出五千张可用之弓,打算配备给厢军的士兵们。”

    “厢军的士兵,大多数不会射箭呢,我的小烈啊。”李中易故意想为难一下的杨烈。

    杨烈笑嘻嘻的说:“我的老师啊,这么简单的问题,我破虏军中的三岁小孩子都知道哦。嘿嘿,老师您不是曾经教导过,利用弓箭攻击敌军,其实最重要的是射击密度的问题么?学生不才,也不要求厢军士兵的准头,临战的时候,只要能够听从号令,把弓箭射到指定的方位,只要不是南辕北辙,也就足够了。”

    “嗯,那为何不给破掳军的将士们都配上弓呢?”李中易又给杨烈出了个难题。

    杨烈贼贼的一笑,说:“老师啊,您以前讲过的哦,将士们的体力非常有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比如说,弓弩队专门负责远距离射击,刀盾队就负责掩护长枪兵,长枪兵则主要是提防敌军的骑兵突然冲击我军的方阵。”

    杨烈的解释,可谓头头是道,而且,字字句句都是李中易曾经传授过的作战知识。

    “嗯,你说的的确没错。不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尽可能的扬长避短,发挥我军之所长。”李中易喝了口茶,侃侃而谈,“倭军除了太刀之外,几乎人人都有长柄的打刀,这么一来,如果不能把倭军的队形击散,那么,短兵相接的时候,我军势必会吃亏。”

    “嘿嘿,吃亏的买卖,可不能干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