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9章 政争波澜(第2/3页)  逍遥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易自爱整个联盟体系之中的主导地位。

    赵匡胤所掌握的军事实力,数量也不算少,可是,赵老二的兄弟们的力量,加在一块,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也是赵老二在控制住局面之后,为何要行险,故意摆出鸿门宴,剥夺了兄弟们的军权的关键要素。

    杯酒释兵权,看似温情脉脉的背后,以李中易如今老辣的政治眼光来看,其中隐藏着的凶险之处,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上下数千年的历史证明,如果,主君本身的实力强悍,在打下江山之后,臣子多半不会有二心。

    假如,主君原本是平民出身,或是起家之时的身份地位,和后来的臣子大致相仿,则拿下江山之后,必定有一场沾有血腥的权力大清洗。

    刘邦如是,朱重八如是,斯大林如此,毛润之亦是如此,这是出于巩固权力的核心需要,和所谓的亲情、友情、袍泽之谊,不怎么相干。

    李中易此时已经具有的优势地位,决定了,一旦他拿下江山之后,并不需要采取过激的手段,来收拾他的旧盟友们。

    送先帝入了陵寝之后,整个国丧的大典,也就算是圆满落幕。

    按照不成文的孝道,新君服丧守孝,以一个月代替一年,三个月期满便可除孝。

    李中易对这些繁琐的儒家礼仪,没有半点兴趣,只是,他也没有料到,有写书呆子竟然因为小皇帝应该挂孝多久的问题,激起了轩然大波。

    按照范质的预想,小皇帝才几岁,应该替先帝服丧三年,免得惹来闲言碎语。

    可是,有人偏偏想搞政治投机,赌一把未来的前途,并且还纠集了一大帮子国子监的书呆子,正式上书朝廷,声明:小皇帝服丧三个月,即可除服。

    起初,李中易得知消息之后,并不以为意,这才多大点事,何必计较呢?

    可是,刘金山的一席话,却令李中易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按照柴荣临终前的安排,符太后垂帘,小皇帝读书,范质主政,其余七相从旁牵制,赵匡胤和韩通各自领军,以达成异论相搅的权力平衡格局。

    问题是,按照祖制,如果小皇帝提前除服,就有了学习理政的资格。

    从道理上来说,小皇帝十分年幼,即使获得了学习理政的机会,大权依然掌握在垂帘的符太后手上。

    可是,小皇帝终究会成年的,等柴宗训亲政之后,尝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美妙滋味,嘿嘿,如今提议的这群人,飞黄腾达,妥妥的指日可待。

    退一万步说,即使这些人暂时无法享受到青云直上的待遇,他们的下一代子侄呢?

    李中易虽然看得破政治权力运行的奥妙,他终究不是儒门子弟,也没读过几本儒家经典,对于儒门弟子借礼仪说事的玄机,知之甚少!

    现在,刘金山这个读书人,替李中易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李无咎,李相公摸着下巴,眨了眨眼,笑眯眯的说:“你们读书人,可真够坏的,范相公有难矣。”

    刘金山嘿嘿一笑,继续解释说:“东翁,能够在新君面前露上这么大的脸,即使暂时被贬谪离京,将来的好日子,可全都在后头呐!”

    眨眼间,李中易有些走神,大明皇朝时期,嘉靖皇帝刚登基的时候,闹出的所谓“大礼议”,怎么和如今的事情,这么相似呢?

    刘金山察觉,李中易有些心不在焉,他误以为李中易是在评估此事,便深入解释说:“以学生之见,事关挑战太后娘娘和范相公的权威,其后必是有人支持,方至于如此。”

    李中易收回思绪,点了点头,笑道:“无利谁会起早?”

    刘金山抚掌笑道:“东翁一针见血,洞若观火,学生佩服之至。”

    李中易暗暗摇头,刘金山的忠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