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四五章 形势与变局(第2/5页)  三国第一强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元年揭竿而起开始,一直存留至今的黄巾余部,军中多有百战老卒。黑山军战力普通,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装备太差,张燕等领袖也没接受过兵法传承,打仗用的都是野路子,这些老兵却是不可小觑的。

    虽说王羽答应张燕,听凭黑山军将去留,但这么一支精锐力量,也不能轻易放手,尽量吸收到骠骑军序列才是最为稳妥的。

    王羽自己想想也觉得蛮有意思的,自己这支名震天下的骠骑军,究其根本,其实也是七拼八凑起来的,泰山强弩,白马义从,洛阳北军,并州铁骑,此外就是各路黄巾余部了。

    而其中人数最多的就是黄巾余部,想想历史上的曹操,这个乱世之中,还真就是得黄巾者得天下呢。

    “收编的黑山军和并州军,暂时归于泰山军序列之下,实则自成一军,元直将教导队散进去,加以整训,等到泰山军由北疆返回,两军合二为一,组成西部军团,负责西向攻略。此军以元直为主帅,子敬、文珪等人辅之,尽快占据上党、太原境内各处要隘,遏制西凉军的锋芒。”

    “喏!”尽管早就有所预料,但真正到了王羽一声令下,组建西部军团的一刻,徐庶依然心潮澎湃,难以自已,所谓以国士待之,不过如此。

    其他人看向徐庶的目光中,同样充满了艳羡神色。方面军的统帅啊,尽管如今青州的政策不讲究裂土封疆以筹功,但奖惩分明也是一贯的原则。

    先是平北策的域外分封制度,现在又有了个所谓的特区,主公在大原则上严厉,具体处置上灵活的风格也是一目了然。只要有了盖世功勋。还怕将来没有办法兑现军功吗?

    责任越大,立功的能力就越强。方面军的统帅,打好了甚至有灭国杀王之功。就算当不成异姓王,青史留名也不在话下了。

    就目前而言,只有张颌勉强算是独当一面,但他那个性质却和徐庶的不一样,徐淮军负责的是防御,辖下的区域也是被称为防区的,顶多算是个守将,和方面军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今的徐庶,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为过了。

    羡慕归羡慕。众人表现得都很正常,大军迟早要席卷天下的,主公没有三头六臂,也不会分身术,将来自然是要放权给下面,这种机会虽然宝贵,但也不是绝无仅有,关键还是看自己能不能抓得住。

    俗话说的好: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么。

    众人纷纷道贺。徐庶激动之余,也不忘一一答谢致意。

    整个过程中,王羽一直笑吟吟的看着,直到众人各归其位。这才沉声叮嘱道:“西凉军装备简陋,战绩也称不上辉煌,但毕竟人数众多。马家众将俱都骁勇善战,又有曹操在背后支援。无论战守,元直都不可轻敌大意。”

    “主公放心。臣一定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徐庶少年时经历过不少起伏波折,如今虽是得意,却远没到得意忘形的程度,听到王羽叮嘱,回答时也很是沉稳。

    “如此甚好。”王羽满意的点点头。

    西凉马家在历史上的记载有限,在后世却是大大有名,甚至很多人都不了解其身为反叛军的跟脚,就单纯的喜欢这路诸侯,其原因无非是马超。

    马超真正的发挥,其实就那么一次,在渭水之畔的正面对决中打败了曹操,其后就变得默默无闻了。投蜀连转折点都算不上,因为入蜀之后,马超明面上享受着高官厚禄,风头无两,实际上却是被架空的,没有兵权,当然也谈不上什么辉煌战绩。

    不过,尽管只奋迅了那么一次,但王羽对西凉军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连鼎盛时代的曹操都吃了亏,谁要是小觑这路兵马,不是轻敌是什么?

    有可能的话,王羽是想自己来对付马家军的,他这次提前班师,轻骑南下,为的就是这件事。可惜西凉军气势汹汹的杀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