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二七章 妙笔陈琳(第2/3页)  三国第一强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攻破皇宫,搜索不到天子,更有朱儁等人打开城门,接应城外兵马入城,李式惊惧之下,竟是丧心病狂的放起火来!时逢春日,关中正是风干物燥之时,火势一起,便一发不可收拾,未等曹将军等人采取措施,火势已经扩散到了半个长安城……”

    陈琳的语声中满是悲痛之气,王羽也收起了吐槽的戏谑心态,静静的听着陈琳沉痛的诉说,感受着千年古城付之一炬的遗憾和悲伤。

    “李式等人就此消失,也不知是逃了,还是死于火海。天子也不见踪影,但曹将军时候询问,从一些幸免于难的宫人口中得知,在李式放火之前,天子应该是逃出了宫的……”陈琳一边讲述,一边观察着王羽的神情变化。

    陈才子可不像王羽以为的那么简单,至少他自己不觉得自己只是个只会玩笔杆子,卖弄嘴皮子的书生。

    当然,王羽对他的评价也不能算错,陈琳是个相对传统的士人,以他的本领,在青州新政中,除了教育和宣传两个领域之外,他确实找不到其他可以发挥的地方。

    但教育那边有蔡邕父女主持,孔融、管宁、邴原,在王羽解决徐州问题之后,更是多了郑玄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加入,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陈琳打心底里不想硬往里面凑。

    至于宣传,老实说,陈琳不是很适应将军府直截了当的宣传模式,但也没办法,过去的宣传,都是针对士族阶层的,所以会很讲究文辞和含蓄。而青州的宣传针对的直接就是社会最底层的民众,肯定是越直接,越浅白越好。

    陈琳尝试过,但始终不得要领,根本没办法将长处发挥出来。但陈琳骨子里,又是个颇为功利的人,其实不单是他,这时代大多数读书人都一样,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么。

    不得重用,陈琳倒是没有因此生出怨气来。青州的一切和他所知的都大为不同,让他难以适应,而他身在局中,只要沉下心来观察,也能发现青州无处不在的勃勃生机。

    正如骠骑将军常说的那样:机会无处不在,关键看你能不能把握。虽然王羽说这句话是鼓励海商的,但陈琳却深以为然,并依照这句话在努力着。

    这次报信,应该就是个机会,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离开高唐之前,贾文和若有深意的临别赠言。

    陈琳相信,那个青州最富智计,对骠骑将军最为了解的人,肯定看出了骠骑将军的为难之处,并认为自己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在路上,陈琳就一直在思考,整件事当中,到底哪一点会对骠骑将军造成困扰,现在,他终于找到了答案。当然,这个答案还需要最后的确认。

    “曹将军的行动很迅速,灭火、清扫董贼余部、安抚叛军、抚恤灾民……并派出了大量游骑,一面四下搜索,一面张榜安民,战事已平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按说天子若只为避难,无论如何也该有所察觉,现身与曹将军并百官相见了,可一连数日,却始终没有消息,这恐怕……”

    听着陈琳条理分明的解说,王羽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陈琳的分析很到位,所以,他都用不着太过深入的思考,就能很轻易得出结论。天子跑出了皇宫,在乱势已平之后,还不回去,连曹操的大量游骑都找不到踪影,真相也就呼之欲出了。

    要么,天子在逃难的路上出事了,卫士们不敢承担责任,随便找个地方把人埋了,然后做了鸟兽散,历史上再多一起无头公案。

    要么就是天子从出逃开始,就压根没打算回去。

    王羽不确定天子为什么看不上曹操,但他知道,天子肯定不会想着在外面流浪,或者隐姓埋名的当个老百姓。他出逃,肯定有目标。

    关中周围,只有那么几个去处,益州刘焉,但入蜀道路艰难,途中还有汉中的张鲁挡路。去荆州只能走武关,曹操拿下了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