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第2/3页)  三国第一强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邀王羽南下,并非遣使行文,只是让张宁带了个口信,徐州的知情者,也不过是包括自己、萧建、曹宏之内的寥寥数人罢了,王羽压根就没办法证明。

    等到口头官司打起来,青州军挟胜势而来的气势也就没了。就算王羽和他带在身边的幕僚口才厉害,舌辩无双,可自己这边只要保证没人开城门策应就是赢了,纵然张仪、苏秦复生,又岂能奈何得了自己?

    谁想到王羽不光打仗喜欢出奇兵,说话对答也有攻人不备之效。

    “你自己也说了,青徐两家同气连枝,本将亦久负盛名,不是趁人之危的小人,既然如此,你又何必摆出那副如临大敌的架势来?本将身边只有五百轻骑护卫,大军并未越境,城内有数千人马,你却担心本将入城与陶公会面,这不是做贼心虚是什么?”

    知道了下邳的变故,王羽对此行会遇到的阻碍早就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徐州,不,应该说是天下的豪强,对强调公正的青州新政都不会有什么好感,就像是后世财产公示之类的法令喧嚣尘上许久,却迟迟无法推行一样,特权阶层对削除特权的法令肯定是抵触多多的。

    平定青州没遇到这方面的阻碍,因为青州的豪强死的死,逃的逃,就算有那侥幸残存下来的,也大多经历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之苦,无复从前的傲气了。如今在书院任教习的名士管宁,就属此列。

    说起来,管宁和管亥也因此打过不少官司。当初攻破朱虚城的正是管亥的贼军,管亥自己还抢了管宁的闺女,两人同归王羽麾下之后,管宁自然没有好脸色给管亥看。好在闹到最后,仇家变成了亲家,管亥这个山贼成了管宁的毛脚女婿。让王羽也是开了回眼界。

    此事是题外话,不过王羽在青州推行新政的过程中。遇到的麻烦中,最严重的也就这样了。说是一帆风顺也不为过。

    冀州稍微麻烦一些,但也没太大的困扰。

    最坚定的顽固派,不是在战争中完蛋了,就是在高唐大战分出胜负后,举家南逃了。剩下的豪强虽然对青州新政没什么好感,但为了身家性命着想,也是半推半就的接受了。

    潜移默化至今,倒有不少人和诸葛亮一样,觉得青州的制度也不差。青州新政主要削弱的。是那种势力庞大到可以左右郡县,乃至一州之地政事的大世家,普通的豪强没受到多大冲击。

    正如诸葛亮曾经说过的那样,所谓豪强,其实多半也是一些普通人家,通过几代人的辛勤劳作和积累,让家族兴旺起来,若是王羽不分缘由的将所有豪强一视同仁,最后肯定会陷入举世皆敌的境地。

    就算从新政中得益的。其实也是会走上豪强之路,毕竟人努力,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

    因此,青州新政对豪强的策略也一直在调整。假以时日,天下的有识之士,还是能分辨出来的。这也是战后休养生息的主要目的之一。

    不过。无论怎么调整,总是会因此竖立一些强大敌人的。比如城头上那个叫嚣呼喝的徐方。再如陈珪父子。

    前者家业尽在东海,之前即便是糜家这种巨富之家兼地头蛇。都得仰其鼻息,看他脸色做事,才能保得无恙,可见其势力之庞大。

    而后者很少显山露水,表面上看起来全然无害,但实际上,广陵陈家,在当地就是土皇帝,说是言出法随亦不为过。

    要收服陈家父子很容易,只要保证陈家在广陵的地位和利益,就会得到陈家的效忠。当然,这种效忠是有限度的,因为很多人都可以做出类似的承诺,左右逢源,在缝隙中成长,正是这些百年世家的看家本领。

    所以,王羽一开始就没对徐州抱有太大的期望,而是毅然北上,与强大许多倍的袁绍争锋。他很清楚,真的入主徐州,很可能会陷入历史上吕布、刘备的困境,最终被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