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四四章 四大军师(第2/3页)  三国第一强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善颂一番了。

    贾诩把握人心的本领,天下无出其右,打眼在亲卫们脸上一扫,就把这些人的心思一览无遗了。心里温暖之余,也不由有些哭笑不得,自己这个正主儿都不着慌呢,倒是旁观者着急上火,这叫个什么事儿呢?

    “我说主公啊,这节骨眼上,您没事跑城头来故作什么深沉啊?您就不怕把别人误会了?”

    听到熟悉的声音,王羽一笑转身,语带戏谑的反问道:“文和,这么说来,你这是在担心了?”

    “我?”贾诩抽抽鼻子,大是不屑的说道:“我可是巴不得的呢?这军师的活儿啊,就是象您说的那样,须得本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jingshén,闹不好,死了都捞不着好,傻子才霸着bsp;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或者干脆直接掳人,甚或杀了也好啊,这么个棘手的家伙,留着可是大祸害啊!这个李十一啊,我本以为他除了笨,什么都好,现在看看,他不光是笨,而且很呆。什么都要请示,还要他这个校尉作甚?”

    王羽觉得李十一真是无辜到家了,自己寻了郭嘉很久,一直没找到人,好容易找到了,时间又很紧,根本没来得及多做叮嘱,但重视的模样却很明显。李十一能有那个胆子当机立断的杀人,才真是怪事呢。

    不过他这会儿也没空替属下打抱不平,而是摊摊手。摆出一副很无辜的样子:“那只好让你失望了,我这个当主公的魅力不够。也不会吐哺握发的表面功夫,最后就只能抓你来做牛做马做军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为之奈何?”

    贾诩愁眉苦脸的叹了口气:“唉,那能怎么办?只能怨自己命苦了呗。”

    想到相识以来的种种,两人相视而笑,一切存在或不存在的芥蒂,尽数化于无形之中。

    “文和,你来的正好,这郭嘉一出,先前的策略怕是行不通了。整个计划都要做变更。”

    没招揽到郭嘉,在王羽来说当然是遗憾的,但也不至于追悔莫及什么的。早在寻找郭嘉并且发出招揽的同时,他就有所预计了。

    三国时代最具智慧的军师到底是谁?王羽没做过统计,但在他看来,无非就是那三四个人:多智近妖的孔明、洞悉人心的贾诩、神机妙算的郭嘉,顶多再加上个多才多艺的周公瑾。

    至于司马懿之流,就是个腹黑的政客,根本谈不上军事家。若不是他的身份,恐怕根本就不会被当成重要角色写在史书上。他擅长的那套东西,其实跟袁绍是一个套路的,成就可能会很高。但多数战绩都是上不得台面,见不得光的那种。

    四大智者当中,孔明和郭嘉最为相似。孔明年纪比郭嘉小了十岁。出道也晚了十年,都是二十六七岁了才正式出山。此前郭嘉还有过在袁绍幕府的短暂经历,诸葛亮压根就是一直在家窝着。

    王羽自忖不是易中天。前世时,他不会把三国每个细节都翻来覆去的研究,可这一世,不研究就不行了。

    依他的见闻,古人成熟的早,十二三岁就出面做事的大有人在,十三为相的甘罗,不就是汉朝的典故吗?郭嘉他们未必要学甘罗那么夸张,但也不至于非得等到二十六七岁才出来。

    后世讲究个工作jingyàn,汉朝虽然没这个讲究,但有几个人不想趁着年轻,多混点资历,把履历搞得更好看一点啊?以这二位的才华,还怕找不到人收吗?随便展示一下才华,也有资格被人奉若上宾不是?

    之所以不肯出仕,如果用逆推的方法来推论,无非就是这俩人志向太高,甚至都不肯居于人下了呗。

    郭嘉出仕之后,曹操对其可谓言听计从,是当之无愧的首席军师;诸葛亮比郭嘉差点,毕竟他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已经没多少选择了,但他最后依然是蜀汉第一人。

    结果就是怕什么来什么,王羽不幸猜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