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一零章 力量与技巧(第1/3页)  三国第一强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呜呜……”号角声呜咽,像是在为胡骑的悲惨遭遇在悲泣。

    活了几十年,去卑从未想过,吹号角也是这么痛苦的一件事。他连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放下号角时,只觉胸腔里火辣辣的疼,还有一阵窒息感随之而生。

    出发之前,他完全没想到过,这一仗竟然打得如此艰难,在他和大多数部落首领看来,这一次河北之旅,应该是一连串辉煌的开始才对。

    从第一场大规模战役开始,河北大战已经足足打了快一年,从春天打到了冬末!光是万人规模以上的战役,就有十场以上,主力对决都打了五场。

    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把大汉最富,兵力最强的冀州生生的打到了穷途末路,青州军也不可能毫发无伤吧?

    就算损失有限,可体力呢?精神呢?士兵又不是铁打的,再怎么精锐,也不可能把这些人类与生俱来的感觉全都剥离开来吧?

    出发前,部族大会上商议出来的计划很完美,袁、王决战之前,不必急着行动,就算袁绍发出邀请,也先拖一拖再说。等到双方决战,无论哪一方落败,取胜的一方也不会好受。然后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经典剧目了。

    消灭青州军后,用强大的兵势威逼袁绍,与他签订城下之盟,用对方的名头做掩护,割占冀州数郡之地,作为匈奴人休养生息的牧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为了把握战机,行军的路上,族人们甚至都没做多少惯常爱做的勾当。

    可是,现在他眼前发生的都是什么?

    青州军表现得跟生力军完全没两样,不,比生力军更生猛。那些刀斧手适才的疲软只是假象,看他们步履坚定,挥刀生风的架势,把被围住的一万骑全部杀光之前,他们都不可能力竭。

    呼厨泉完了!

    去卑亲眼看到大匈奴谷蠡王落马的过程,尽管他没有当场战死,却也没什么值得庆幸的,那是敌将有意为之,那个持斧的猛将就是打算用这个诱饵,彻底葬送匈奴骑兵重整队列的希望。

    敌军相互之间的配合,已经完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抛开先前的诱敌、包抄不谈,就拿眼前的状况来说,谷蠡王伤而不死,亲卫们舍生忘死的冲向追杀而来的敌将,敌军后阵的弓箭手敏锐的发现了战机,原本平均分配,保持稳定节奏的远程攻击,顿时加快了频率,开始进行重点打击。

    最勇猛的亲卫纷纷落马,都倒在了箭雨之下,能顺利冲到敌将身前,与其进行白刃战者寥寥无几。

    整个过程中,去卑甚至都没看到对方舞动旗帜,用旗语进行沟通。敌将的配合,完全是用彼此之间的默契,和对战局的把握进行配合的。

    去卑很清楚,匈奴人有勇气,也懂得协作,但是,这种妙至巅峰的配合,是自己无论如何也没法拥有的。

    草原人没有中原那么多兵法大家,没人有机会学习高明的学问,就算学了也没用。匈奴是个统称,其实也是由很多个小部落构成的,只是因为巨大的利益才走在了一起。

    平时各部落彼此之间也有着诸多的不和、摩擦,甚至仇杀,上了战场,不各自为战已经很了不起了,哪里能达成汉军这种水准的配合?

    摆脱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主力的增援,不是数千骑数千骑的添上来,而是全军发动,用无可抵御的巨大力量破局!

    一力破十巧!

    去卑听过中原人的这句谚语,他坚信,只要匈奴大军全力以赴,那么,不管汉军的配合有多么精妙,战术有多么神奇,也不可能改变实力的对比。

    去卑声嘶力竭吹起的号角声,瞬间传遍了整个战场。虽然大多数人都不明白号角传达的信息,但其中蕴含的意味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匈奴大军出师不利,两支先头部队,已经到了败亡的边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