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七六章 提前决战(第2/3页)  三国第一强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敌后作战,目的虽然同样也是为了疲敌,可主要还是以骚扰、牵制为主。联合百姓作战也不是不行,可问题是,百姓毕竟不是军队,正面作战能力有限,又有搬不走的家园为牵挂,如果联合作战无法形成一锤定音的效果,敌军再有增援赶到,那就麻烦了……”

    这才是王羽真正担忧的,所谓的人民战争,不是万能的,也改变不了局部的敌我强弱对比。如果敌人发动疯狂的报复行动,参与联合作战的百姓势必遭受重大损失,屠城,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新鲜事。

    田丰的脸色也变了,本土作战和敌后作战的确不一样,本土作战相当于以空间换时间,坚守待援,敌后作战则是以弱对强,赢一百场也未必能取得最终胜利,只要输一场,前面的努力就算是白费了。

    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就是袁绍果断增援张杨,形成夹击之势,并且发动全面屠杀。这样一来,太史慈就没多少回旋的余地了。

    抛弃刚刚并肩作战的百姓?这种事他恐怕是做不出来的。而迎战的话,他的兵力太少,轻骑兵的攻坚和防御的能力都相当有限,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想到这里,田丰吓出了一身冷汗,慌不择言道:“难道不能效法当年的张角么?”

    此战之中,裴元绍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因此田丰才有了这方面的联想。

    “怕是不行。”贾诩叹息着答道:“张角流动作战,靠的是以中坚挟裹盲从,清河之民若肯随军南下,又何须等到现在?他们之所以被轻易发动起来,是因为他们坚信,主公很快会打回去,保住他们的家园,可现在……唉!”

    说着,他看向王羽,等着后者象平时一样,从容自若的拿个主意出来。

    王羽感受到了贾诩的注视,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依照王羽最初的构想,太史慈应该穿插到张杨军的背后,利用青州军良好的民间基础取得情报和补给,利用轻骑的机动力,钉在冀州军的背后,给予其连续不断的打击,让袁绍分兵救援也不是,放着不管同样不行,进退两难。

    除此之外,太史慈还有另外的使命,也就是王羽命令裴元绍随行的用意所在。

    谁想到,这家伙积极主动的过了头,竟然打出了一片敌后根据地!

    这可要命了,面对尊奉人道主义的敌人,游击战是个宝;面对会对民众举起屠刀的凶残敌人,游击战那就是个渣。

    游击一次消灭的敌人,恐怕连在敌人报复中丧命的百姓的十分之一都到不了,除非铁了心用百姓的命来换取战绩,否则根本就没用。

    亏太史慈还在信中说什么自己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呢,都是扯淡,明明自己根本就没这个打算好不好?

    可若是设身处地的想想,太史慈刚到地方,就遇上那种事,就算换了自己,做法恐怕也不会有多大不同吧?

    只能说是天意弄人了。

    王羽再叹一口气,转向贾诩问道:“琅琊有何动静?”

    “先前一直在蠢蠢欲动,日前似乎收到了我军南渡的消息,又偃旗息鼓了,此外,还有个未经证实的消息……”贾诩对王羽的问题并不意外,但说起最后那个消息的时候,却显得很是迟疑。

    王羽剑眉一轩:“什么消息?”

    “臧霸身边多了个军师,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就是戏志才……”

    臧霸也是泰山人,他身边的人也泰半都是泰山和青州人,仗着这个便利,他在青州的情报网,是诸侯当中最有效率的。而反过来也是一样,青州对琅琊的情报,掌握的也很详细。

    总有那么些人会摇摆不定,两面下注。

    “又是他?阴魂不散的家伙。”王羽一阵头疼。

    徐庶在徐州打开了局面,本有希望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