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八八章 暗合经典(第2/3页)  三国第一强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这个小说里的龙套角色确实不一般。

    管亥的党羽也不差,都是亡命徒,只看管亥在夜袭那么不利的局势下,还能集结出一支近千人的部队就知道,这支贼军的战斗力和斗志相当强悍。

    王羽比太史慈对这些人的了解更深,没猜错的话,这些人就是后世名震天下的青州兵了。

    青州兵的特点就是,打仗勇猛,军纪极差,曹操收编青州兵的时候,实力不算太强,很可能收编的时候,就是客强主弱的态势,所以他也没办法约束得太严格。

    历史上的宛城之战,曹操被贾诩暗算,全军溃退。于禁领着数百泰山兵且战且退,顺便还扎了个营盘来收拾溃兵,结果发现几个带伤裸奔的,一问,被青州兵给抢了,裤头都没留……

    所以,尽管青州兵很强,但王羽却没多大兴致,用这种军队打仗,会坏名声的。当然,择选精锐,严加操练也许能纠正过来,但那恐怕不是一年半载能做得到的。

    对这个问题,王羽有些拿捏不定,他干脆向贾诩问计:“文和,你怎么想?这个管亥是杀还是留?”

    “那就要看主公您对青州的规划了。”贾诩回答的很流利,显然已是成竹在胸了。

    “此话怎讲?”

    “主公您若是要扩军,这些人无疑是最好的兵源;如果继续走精兵路线,那就不用多想了。可不管主公您怎么选择,都是战后的事,这场突袭战,不过是前哨战罢了,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将管亥的价值都榨出来,为后面的大战做准备。”

    王羽听出了点什么,狐疑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放了他。”贾诩干脆利落的说出了第三个选择,想了想,他又补充道:“当然得是问完口供的。”

    王羽眉头微皱,凝神思考,这个提议看似荒谬,但既然出于贾诩之口,肯定是有深意的。

    “那不是放虎归山吗?”王羽不说话,貂蝉耐不住惊讶,插了一句。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确实是放虎归山,有不少后患。”令貂蝉更加惊讶的是,贾诩居然点了点头,坦然承认了。

    “那……”貂蝉大惑不解,蹙起了娥眉。她是个很聪慧的女子,但她哪里猜得到老狐狸的心思?这不是聪明就行的,得有那份历练,和洞彻人心的智慧才行。

    转头看看王羽,见他眼神中已经露出了恍然之色,贾诩笑笑,详细解释起来:“主公的战略是收服青州黄巾,既然要收服,就得做出姿态来。如果换了皇甫将军来,就算他的军队比主公多十倍,青州黄巾会投降吗?”

    “当然不会。”贾诩自问自答道:“他当年先后坑杀几十万黄巾,把河水都给染红了,就算是三岁孩童,也知道投降不投降,都是死路一条。”

    “可是,”貂蝉认真的想了想,反问道:“都昌的大多数人不是都安然无恙吗?即便要招抚,留的也不是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悍匪吧?”

    “说是这么说,但人心比这复杂得多,谣言这东西传播起来也会很离谱。”

    贾诩摇摇头:“我军知道,北海军民也知道,杀管亥等人,存良善百姓,是活人无数的善举,但黄巾那边未必知道。他们不仅不知道,而且,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可能会把主公和皇甫将军联系起来,管亥等人也是俘虏,杀一个,和杀一万个,并没多大不同,都是杀俘。”

    “黄巾军中,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百姓不假,但掌控权力的,却都是和管亥差不多的人,我们杀了管亥,他们会兔死狐悲,会顽抗到底,会拉着别人跟他们一起拼命。但若放了管亥,这些人就会心存侥幸,蛇鼠两端了,至少不会散布我军杀俘的流言,散布了也没用。”

    “现在效果未必很大,但到了贼军势穷的时候,就会有人动摇,大多数人都不会有殊死一搏的念头,贼酋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