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七七章 军威煊赫(第2/3页)  三国第一强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危局之中,讨要兵权,要不到就自己单干。也就是太史慈没受过特种兵或者刺客的训练,不然的话,保不齐他会不会跑去刺杀管亥。

    后来太史慈跑去江东投靠刘繇,孙策杀过江,势不可挡,前线连战连败,于是,太史慈又请战了,结果同样被拒。

    太史慈初来乍到,没有嫡系人马,刘繇也不是啥有魄力的人,被拒很正常,关键还是在后面,这次,他又单独行动了。比在北海略有进步的是,他这次多了个助手,不再是单枪匹马了。

    总而言之,王羽回顾太史慈的生平,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个古代版的自己。

    王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想让太史慈满意在容易不过了,知道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一下就行了。所以,他直接用一个领军的大馅饼砸过去,把太史慈给砸晕了。

    想着,王羽的疑问只有一个,太史慈遇到刘备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按说以刘备的作风,看到这么一位猛人,不是应该极尽笼络之能么?此刻的太史慈又很积极主动,怎么想都是会一拍即合的结果,难道太史慈还指望回北海邀功领赏不成?

    “放心吧,有文则在,不会出什么意外的,如果我料想不错,出征后,子义应该不会在中军待太久,以他的脾气,应该更喜欢跟无忌的前锋在一起。”

    一个外来户,哪怕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拿到一支部队的指挥权,当即就行使权力。他连将校都认不全,旗号都看不懂,也没有足够的情报来源,还谈什么指挥军队?

    自己给太史慈的,不过是个名义上的主将头衔,泰山军轻军前进,行军速度也很快,太史慈想发号施令,也只能通过于禁,想造反什么,把队伍拉走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什么可担心的?

    就算真有什么风险,为了太史慈这样的牛人,也值得了。等他立了功回来,自己顺势封他个校尉,一位名将就不费吹灰之力的收入囊中,还有比这更惬意的事吗?

    王羽美滋滋的想着。

    ……

    太史慈此刻正在惊叹,因为于禁正在集结部队。

    太史慈还没正式出仕,军略兵法只是学过,还没有实际应用的机会。但这些年他见过的军队却不少,甚至还亲眼旁观过多场战役,对军队强弱精劣,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万变不离其中,一般来说,从一支兵马的军容和反应速度上,就足以分析出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了,这是令行禁止的具体体现。

    于禁集结兵马的地方在城外的大校场,三人到达这里的时候,校场上的士卒正在操练。

    校场正中,有一个千人方阵在操演阵法,随着点将台上将旗的摇动,方阵中旌旗招展,纷纷发出回应,然后在将令的指挥下,从方阵变圆阵,再变偃月,继而锋矢,演变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阵型。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眼中只见旗号招展,阵型变换;耳中只闻隆隆的脚步声,和铿锵的盔甲碰撞声。

    太史慈无暇过多关注泰山军流畅的指挥和阵型转换,在校场一侧,另有两千步卒在进行实战演练。相较于操演阵型的行云流水,这里展现出来的,是另一种风采。

    阵列中,大橹、弓弩、矛戈、刀盾、斧钺各式兵器林立,杀气冲天之余,也让人感到一阵眼花缭乱。然而,在实际对抗当中,各式兵种虽然混杂在一起,但却丝毫不显凌乱,每一次阵列的碰撞,都会产生一阵纷乱,但在双方各自的努力下,乱相很快就得到平息。

    双方用的都不是真刀真枪,而是各种木棍,可由于对战非常真实、激烈,所以也不断产生伤者。轻伤之人带伤继续作战,重伤之人则由双方自行营救。

    太史慈还是第一次看到,演练会打成这种态势,激烈程度,几乎不在他见到的最惨烈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