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章 一语惊四座(第1/3页)  三国第一强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白波谷内设施颇为齐全,俨然一座繁华城市。沿街的房舍,多有被改造成商铺的,路边甚至还有些行走叫卖的商贩。

    王羽看得啧啧称奇,那小头目更加自豪,滔滔不绝的讲起了白波军的辉煌历史:“别看各地的黄巾余部那么多,名号也都叫得响亮,其实啊,谁都没有咱们白波军红火,也就黑山的飞燕将军,能跟咱们稍有一比……”

    此人虽然有自吹自擂之嫌,但王羽觉得他说的确实也不夸张。

    其他地方的黄巾军,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流寇,他们围攻郡县,破了城,就一拥而入,把能吃的都吃光,能拿的都拿走,什么都没有了的百姓,就只好跟着他们走。于是,就像滚雪球似的,队伍规模越来越大,战斗力却越来越低。

    最后,要么被官军剿灭,要么在内讧中败亡。

    肯花心思经营一块根据地,不四处流窜的还真不多,也就是黑山贼张燕可以相提并论。还有就是汉中的张鲁,这人似乎也是搞宗教起家的,不过跟黄巾军应该不是一码事。

    “郭大统领确实见地,此举活人无数,也是功德无量。”王羽顺手捧了对方一句,谁知那小头目却毫不领情。

    他冷哼一声,向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这才冷笑道:“郭大帅有首倡之功不假,但白波谷有今天这般光景,跟他可没多大关系。要依着他,咱们早就不知流窜到什么地方去了,这都是咱们韩帅的功劳!”

    “哦?”他说的韩帅就是渠帅韩暹,王羽对此人没什么了解,此时一听,颇有些意外。

    “韩帅常说,大贤良师率领咱们起兵,不是为了他一家的富贵,而是为了给兄弟们找口饭吃!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朝廷和当官的却不肯发善心,咱们是被逼得没饭吃了,这才横下一条心。做这杀头的买卖,其实,谁又想着要打天下,当皇帝了?”

    “起兵后。几次打退了官军,朝廷一时顾不上咱们了,大统领就说要去河内,也有人说要南下渡河,只有韩帅力主留下建城。开垦土地。当时大家都笑,说他没志气,然后就分头出击了,结果怎么样?碰的头破血流,都回来了!乖乖的种地吃粮!”

    “就像韩帅说的,这河谷的土地多好、多肥沃啊!就算咱们这十多万人,一样养活得了!这么好的田地落在咱们手上,这就是黄天赐给咱们的。不好好耕种。跑去四处流窜,杀人盈城,那是害人害己,要遭天谴的!”

    “所以啊,杨帅要接受招安,韩帅也是赞成的。只要朝廷不收走咱们的地,也不用咱们纳粮。或者少纳一点,咱们就听朝廷的。对了。也不能派官来,就让韩帅当太守,当将军,咱们都服气。”

    这小头目的说法应该是很有代表性,韩暹帅府门前的几个卫兵听了,也是纷纷附和,听的王羽既是感叹,又是叹息。

    野心家总是少数,华夏的百姓还是淳朴的多,有块能生存下去的土地,他们也就知足了。可是,这乱世之中,乐土是不存在的,王允的所谓招抚,目的是驱使白波军向南进攻,封锁董卓迁都的路线。

    而卫家之所以跟王允做对,就是担心白波军南下,会危及到他家的基业,所以在封锁王允信使的同时,暗中教唆郭太等人攻打河内,来个祸水东引。

    董卓则不管那么多,只要白波军不南下,不危及到他的退路,就随便他们怎样。

    白波军内部的纷争,想必也由此而来,只有韩暹的见识比较独到。小头目转述的这些话,若是出自韩暹肺腑,那他就应该是个仁厚之人;若只是表面上装个样子,那他必然是个绝顶的枭雄,眼光比其他白波军统领高出无数倍。

    想要争雄天下,最重要是什么?名声,军队,人才,财富?都不是,最重要的是根据地!

    王羽对此人越来越感兴趣了。

    他更期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