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4 章(第1/4页)  大国之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了,您管印度,我管缅甸吗?”史迪威冷笑着反驳。

    “将军,我当然希望你获得成功,但是我的参谋长告诉我,占领密支那至少需要十个师,我指的是那些不会打仗的中国师。”勋爵尖刻地报复道。

    “关于这个问题,我无可奉告。只有一点可以向阁下说明,就是那两个中国师已经开进了缅甸。”

    “将军,难道大英帝国对于你们美国人来说还不如蒋介石重要吗?”勋爵被激怒了,他带着皇室贵族传统的轻蔑和傲慢盛气凌人地问道。

    “阁下,我想我们是三匹套在同一辆大车上的马,如果大车翻了,谁也别想捞到好处。”

    会晤不欢而散。

    据《蒙巴顿传》载:后来勋爵多次对人谈起史迪威。他认为此人心胸狭窄,尖酸刻薄,带有贫民出身的军人那种自以为是和玩弄权术的坏毛病。很长一段时间,勋爵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并且暗暗希望史迪威再次从缅甸战场得到一些教训。

    史迪威于当晚不辞而别,登上了一架美国轰zhà机连夜返回了缅甸。

    五月九日,中央社记者从华盛顿发回一则快讯,称:“记者在白宫记者招待会上获悉,此间人士盛传蒙巴顿勋爵与史迪威将军对于缅甸作战之方法与效率发生严重分歧,罗斯福总统对此表示美国将与英国政府保持密切接触??????”云云。

    这则快讯被刊登在重庆各大报头版。

    在印度,我的不知天高地厚的父亲常因头脑发热而闯祸。他一共挨过两回板子,关过五次禁闭,受过一次降级处分。有次在公路上与黑人比赛开快车,结果把车开下山沟,报销了一辆新吉普。幸亏威廉教官替他承担了责任,才逃脱军法严惩的可耻下场。

    我父亲最后一次见到他的教官,是在某次执行任务的归途中。那次他奉命驾驶一辆GMC卡车往前线运送给养。对后勤兵来说,前线多数指印缅边境的利多,或者新背洋。那时候印度英帕尔战役正在激烈进行,兰姆伽的军队都已结束训练,陆续开赴前线。我父亲拉了满满一车面粉,沿着印缅边境崎岖不平的公路往新背洋行驶。他看见沿途部队很多,有工兵、pào兵,也有不少执勤的“M?P?”(美国宪兵)。公路上常能见到“当心地雷”的警告牌,还有zhà翻的军车冒着黑烟。听说日本人派出了许多敢死队,专门深入盟军后方进行破坏,袭击车队,弄得驾驶员个个心惊ròu跳。

    接近前线,空气中就有了战争和死亡的血腥气息。

    钻出塔奈河谷,翻过一座叫芒克的山隘,汽车就开进新背洋,放眼望去,山谷里到处都是军队,山坡上搭着绿色的帐篷,树丛里露出坦克黝黑的pào塔,山头高shèpào管林立。

    平地中央,就是戒备森严的飞机场。

    我父亲看见机场上停放着许多飞机,有四引擎的运输机,双引擎的轰zhà机,也有单座战斗机。跑道一端河滩上,还排着数不清的象蜻蜓一样的小飞机。这种飞机有宽大的机翼,窄小的机身,没有发动机。我父亲以前从航空画报上知道这是滑翔机,能被飞机牵引在天空中滑过很远的距离。许多人群和车辆围着飞机忙碌,就象无数蚂蚁围绕着一只只趴窝的大鸟。加满油料和弹yào的战斗机不时腾空而起,打雷般的轰鸣久久在空气里震dàng。我父亲从一个中国士兵口里知道,前方要打大仗了。

    卸给养的时候,一个美国大兵在前方招手,“Please givecom a cigarette.”原来他是想讨一支烟抽。

    “哈罗!”美国兵是个大块头,说话鼻音很重。他懒洋洋地问:“你们车队上前线吗?”

    “也许吧。”我父亲用英语回答。“这得看情况。”

    “你的英语不错。”大块头惊讶地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