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0 章(第1/4页)  大国之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榴弹重pào直接命中亦不能破坏,内部所受之振dàng甚微。

    ??????敌人构筑阵地之坚固,shè击设备之周密,非可能轻易摧毁。其他如堡垒之jiāo通,纵横jiāo错,更掘暗壕以通堡垒之坑道掩

    蔽部。并埋设地底电缆,假设无线电话。又在垭口有小型发电厂一所,以供电照明,安置吸水机,埋铁水管供应食水,以及其他卫生

    设备,皆甚完善。储存之粮秣弹yào,尤为丰裕,足供持久固守。

    我认为值得一提的还有日本官兵的军事素质和战斗精神。

    抗战胜利后,一位叫做方诚的guó mín dǎng将领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一本名叫《八年抗战小史》的书,意在总结经验,明辨得失。该书于一九四六年在昆明出版,受到陈诚、李根源等guó mín dǎng元老的高度肯定。方先生列举二十三大条对中日两军进行详尽比较,比较结果,除“英明领袖”和“全民抗战”两条外,日军竟有二十一条优于华军。例如第二条:“敌中级以上官佐,其战术修养比我高一至二级,下级军官比我高二至三级;至士兵素质,我简直不能与敌相比。”又如第十三条:“独立作战精神:我军一连有时尚不能独立作战,敌兵一班甚至一名,担任搜索、掩护与狙击时,常能发挥很大效用。第一次南宁作战,我军追击数师,因受敌一班掩护之兵力,而迟滞数小时前进。”

    我以为比较乃是鉴别的唯一手段,除非你有意对事实视而不见。

    结论:“就作用而言,敌兵可望以一当五、当十,我军若无五倍十倍优于敌人,则不能歼敌??????”

    3

    中国远征军左翼战线的攻势是在三十架美军B29轰zhà机对松山的狂轰滥zhà中拉开序幕的。

    六月一日凌晨,第十一集团军一个加强师渡过怒江,随即开始仰攻松山。据侦查报告,松山守敌约有三、四百人,火pào五门,机qiāng十余挺,以腊勐寨、大垭口、yīn登山、滚龙坡和松山主峰子高地等处为主要阵地。考虑松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宋希濂命令第七十一军二十八师主攻松山,以该军另外两师绕过松山进攻龙陵,切断龙陵之敌对松山的增援。

    若以兵力论,中国军约为日军三十倍,另有两个整编军随时准备增援,取胜当万无一失。

    因此第七十一军中将军长钟彬亲随第二十八师渡江督战。

    战斗一开始,仗着pào火和空中优势的中国军便气势汹汹地扑向腊勐寨外围山头。钟军长从望远镜里看得清楚:他的穿土布军装的士兵猫着腰,好像灰色的蚁群顺着山谷和山坡的缝隙慢慢蠕动,渐渐接近敌人阵地。山大,坡陡,飞机和大pào早把腊勐寨犁成一片焦土。士兵们端着qiāng警觉地前进,或匍匐,或跳跃,或不断鸣qiāng壮胆。

    他们等待敌人出现。

    五百公尺,敌人沉默着;两百公尺,敌人仍然沉默着。越接近山头,这种沉默越发显得yīn险和不祥。

    莫非敌人耍什么花招?钟军长头脑中刚刚闪出一丝疑惑,立即被自己否定。无论如何,敌人只有一支小小的守备队,难道三、四百人能够打败一个师加上飞机大pào的进攻么?

    钟军长身经百战,对自己的战争常识深信不疑。

    敌人的出现不幸打破了中国将军的乐观信念。

    地雷bàozhà。手榴弹bàozhà。阵地上腾起的黑烟吞没了士兵灰色的身影,无数烟柱此起彼落,死亡的yīn影渐渐遮没了天空。

    机qiāng响了。不是十挺,而是五十挺,一百挺。无数机qiāng、小pào、掷弹筒从隐蔽的地堡中喷吐火舌,jiāo叉shè击,强大的火网笼罩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