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2章、安排(第2/3页)  仙墓中走出的小农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心境的原因,杨林等人行走在古树、秀草、幽花搭造起的空间里,每个人感受到了十足的古风古韵。

    所以说葬在邓山此言不虚,这些人间帝王生则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要依山伴水,占尽风水宝地。

    走在前面的大牛不时的给众人介绍一些草药,他和二牛就是在山上采草药的时候,在无意中发现山壁的另一边,有个十分隐秘的洞口,这才发现了这座墓葬。

    “好了,休息一下吧。”

    上到山顶已经是一个多小时后的事情了,除了杨林之外,连郝龙都累的直喘粗气,毕竟他身上也背了三十多公斤重的装备。

    “老师,您说的刘秀墓呢?”

    杨林心里还惦记着这事呢,孟教授刚才说上到山顶就能看见,是以杨林出言问道。

    孟教授喝了水,站起身来走到岩壁边上,指着远处,说道:“喏,那边就是,靠近黄河的地方。”

    “那……不是邓山吧?”

    杨林循着孟教授手指的方向看去,却是极远的地方,有一片郁郁葱葱满是树木的所在,不过那里地势平缓,像是已经走出了邓山的地界了。

    “算是邓山,那是邓岭北面,刘秀这个人所建立的功勋,其实远在汉武帝之上的,是他扫平各地割据势力,完成了中国历史的第三次大统一。”

    孟教授言语间对刘秀其人很是推崇,介绍了刘秀的一些功绩后,接着说道:“小杨,你看那个地方有什么不妥吗?”

    站在这个山峰上,对刘秀墓所在的地方一览无遗,看的十分清楚,杨林观察了一会之后,说道:“那地段背靠邓山,面临黄河,却是是‘枕河蹬山’的风水局,这可是个险地啊!”

    杨林对风水不甚了解,但是耳熏目染之下,倒是能说出点东西来。

    墓葬风水讲究的是‘枕山蹬河’墓穴一定要建在高处,这样可以免遭水灾,但是刘秀的墓穴却是恰恰相反,是个‘枕河蹬山’的险地。

    孟教授闻言笑了起来,说道:“小杨,你说的没错,这个风水局确实是一般帝王不会选择的,如果黄河水涨,募穴被淹是一定的。”

    孟教授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但是刘秀是个聪明人啊,你知不知道,刘秀墓在此地天下毕知,但是从古至今,他的陵墓却是没有被盗过一次。”

    “老师,这是为何?”

    杨林有点不明白,古时候的盗墓贼远比现在穷凶恶极,绝对不会因为刘秀是个好皇帝,就会放过他的陵墓。

    “呵呵,一来是刘秀平生节俭,去世前曾经交代,不随葬任何金银玉器,全用瓦器,这些物件不值钱,所以盗墓贼没兴趣。

    二来刘秀墓位于黄河滩,地下几米就是水,也没法盗挖,所以这看似险地的墓葬,却保留了两千余年。”

    孟教授说完之后,沉吟了一会,接着说道:“不过我怀疑那个墓葬是个假的帝王冢,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即使刘秀他自己不愿意厚葬,后人恐怕也不会同意的。”

    古代人死后,为了怕陵墓遭盗,多有疑冢,最出名的就要数曹操墓了。

    曹操活着的时候,为了凑集军费,组建摸金校尉,几乎盗尽了天下帝王陵墓,死后怕遭报应,一共建造了七十二个疑冢,至今尚未能找出真正的曹操墓。

    “不说了,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行了,要是都休息好了,咱们开始准备吧”

    孟教授摆了摆手,自己停住了嘴,作为一个学术专家,去臆测一些没有实证的事情,传出去可是要掀起很大的风波的。

    “几位小同志,你们守在山上,不要让人上来就可以了。”

    休息了一会之后,孟教授开始分工了,那几个武警战士守卫在山顶,而其余人则是忙着选择合适的山石和树木,将绳索系在上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