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赫尔戈兰湾的炮声(六)修(第1/4页)  大国海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个高.潮来了,夏雨要爆剧情了,今天两更,让你们看看夏雨前期东拉西扯的十多万字究竟埋下了多少伏笔!】

    “陛下,奥地利特使施策尼正在小会客厅等您。”

    雪白的墙壁上挂着霍亨索伦家族最伟大的两位帝王,菲特烈大帝和威廉一世的画像。自负的皇帝一如既往的穿着一件没有军衔的元帅军服,腰间挂着一柄传承了几个世纪的骑士剑,手里抓着一只白手套,站在祖辈的画像前沉默不语。

    书房里指针飞走韶华流逝,黑林根兄弟、海军内阁大臣乔治-冯-穆勒、陆军总参谋长小毛奇站在书桌一侧面面相觑,谁也猜不透皇帝究竟在想什么。这时候,身为陆军总长的小毛奇站了出来,小声提醒道。

    1888年,年轻的皇帝从老皇帝威廉一世手中接过帝国权柄,这不仅是一种无上的荣耀,更是一种莫大的负担。皇帝是个骄傲自负之人,他试图为德意志开疆扩土并且超越他父辈的丰功伟业,但事到临头,他又像一个急红了眼的赌徒,瞻前顾后害怕输光了所有的家当。1914年,威廉的德意志帝国已经被命运的车轮所绑架,战争机器如同脱了缰的野兽在前途不明的道路上横冲直撞。皇帝期盼着,恐惧着,迷惘着。

    “胡戈-哈泽[1]宣称国会不会反对战争,迪特里希-舍费尔为我规划了一个泛德意志蓝图[2],特赖施克教授告诉我所有人都在等我的号令,毛奇将军,你誓言胜利唾手可得。于是我将对奥地利那个昏庸的老皇帝弗朗茨背书,即使事态发展到奥匈帝国同俄国开战的极端,奥地利依然可以得到保证,德国处于它通常作为一个盟国的忠诚,将站在奥地利一边!”

    陈设奢华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1911年出版的弗里德里希-冯-伯恩哈迪将军撰写的《德国和下一次战争》。皇帝的精神稍稍有些萎靡不堪,他拾起那本字里行间充满了热血和煽-动的著作随意翻了几页,转过身来淡淡道:“将军,我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我们将会成为德意志的罪人的……”

    “不,陛下,你只会成为德意志的英雄。”陆军总参谋长小毛奇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回复道。

    “如你所言,我的将军。”威廉二世望着他的参谋长,将一份写好了的回信递给外交大臣基德伦,一语双关道。

    性格偏激的皇帝带着那本《德国与下一次战争》朝书里间走去。小毛奇将军似乎没有听懂威廉的双关,脸上始终挂着恬淡的微笑,目送皇帝离开。就在皇帝的身影即将消失在书房门口时,小毛奇依稀听见了皇帝怅然若失的叹息声。

    “非对称作战,大洋舰队……也许……我该相信那孩子的!”

    7月23日,奥匈帝国老皇帝收到威廉的背书后不再犹豫,向塞尔维亚提出了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极其苛刻的条件,并限定塞尔维亚政府四十八小时内答复。塞尔维亚人忍辱求全,除了奥方派员参与追捕审判凶手这一项外,其余条件悉数接受,可惜已经为时已晚。

    7月25日,塞尔维亚开始下达总动员令。收到消息的大洋舰队

    7月27日,法国将驻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部队召回。

    7月28日,奥匈帝国以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为借口,对塞尔维亚宣战。法国下达总动员令。

    7月29日,沙皇下达总动员令,沙皇的表兄凯泽立刻停止了他的北海之旅,向沙皇恳求:“不要采取任何鲁莽行动,我请求你!”尼古拉斯二世被他的请求所打动,收回其总动员令,但对奥匈帝国仍然保持部分动员。

    7月30日,沙皇重新发布总动员令,德国要求俄国停止总动员,遭到拒绝。

    7月31日,维也纳皇家部队发出总动员令。柏林分别向俄国和法国递交最后通牒。在向沙俄的通牒中,德国要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