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69章 ,国会大会(第2/3页)  1908大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场的还有许多非议员,一部分人甚至连座位都没有,只能临时搬来休息室的座椅在走廊上放下。整个大会堂显得很是拥挤,虽然人们相互之间尽量保持着低声议论,可是口多舌杂之下仍然是一片嗡嗡嗡的声音。承启官在门口高声报响了吴绍霆的名号,会场顿时安静了一些,众人礼节性的站起身来迎接,场面一眼望去甚是壮观。

    中华*和游行代表的席位被安排在主席台右侧第三排,席位并不多,而且都是紧靠墙壁的位置。孙中山、廖仲恺、陈少白等人都在场。朱执信距离较近,他主动引着孙中山、廖仲恺二人绕道来到走廊前面,与吴绍霆碰了一面。

    孙中山装着一身特别命人改制的西服,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中山服,个子虽然不高,不过在笔挺的中山服承托之下显得很有气势。他很郑重的伸出手与吴绍霆行握手礼,带着礼节性的微笑说道:“震之,阔别数年,变化真大呀。”

    吴绍霆同样保持着礼节性的微笑,与孙中山庄重的握了握手,语气不含糊的说道:“中山先生别来无恙,确实是久别重逢,不过中山先生的英姿气概依然如故。本以为中山先生回国之后,你我能以更好的方式见面,却没想到会在今日这样的场合聚首,真正是无奈啊。”

    孙中山一丝不苟的说道:“今日之事势在必行,震之也切莫见怪,正所谓在公言公、在私言私,你我都应该明白这层道理。不过我相信,只要震之秉承着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贞之志,今日之事必然会有一个公道的说法。”

    吴绍霆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坦然自若的说道:“中山先生所言极是,既然是中山先生发起的质问,绍霆自然要向全国人民做一个交代。事不宜迟,那么我们现在就正式开会吧。”他说完,又向廖仲恺颔首示意了一下,然后走到主席台右侧的等候席落座。

    国会大会由梁启超负责主持,片刻的准备之后,他登上了主席台,对着扩音器宣布大会开始。由于这次大会过于紧促,所以很多方面没办法做到那么重视,不过大家都知道这次会议唯一的意义就是听取吴绍霆解释中日外交问题,其他方面都可以忽略不计。

    梁启超先讲述了一下整个事情原委,包括中华*的呈请书问题,以及此次会议重要议论的中心。前后大约用了半个钟头时间,下面知情或者不知情的与会者一边听一边低声议论,看上去观点不同,然而大部分人都认为吴绍霆擅自决议太过草率。

    由于中日外交上的事务单凭中华*的片面之词不足全年,梁启超要求吴绍霆向大会全场做出更全面的陈述。吴绍霆低头对外务副官顾维钧吩咐了几句,让顾维钧上台讲述中日外交的全部过程。

    顾维钧考虑的十分周到,他没有直接从青岛问题入手,而是从*三番四次递交《二十一条》进行诱骗和讹诈来说起,然后才说到中日就青岛问题的谈判过程。整个过程几乎没有太麻烦,因为吴绍霆与滨口雄幸仅仅只对话了一次。顾维钧甚至把对话的部分内容也说了出来,包括吴绍霆认为应当用“台湾”或者“关东洲”来交换青岛利益。

    听到这里,在场大部分人已经可以清楚吴绍霆在中日外交上的态度,可见吴绍霆并非是那种不顾国家利益的人,最起码他尝试过为国家争取最大化的利益。至于谈判未能成功只能说是双方无法接受,又或者是策略问题,这与吴绍霆本人的品德并无关系。

    只不过单凭这一点还是无法说服在场全部人,孙中山交代一名中华*的成员站起来发出质问,即便这证明吴绍霆有维护国家主权的一面,可无法澄清吴绍霆是故意抬高谈判价码导致谈判失败,并且蓄意以此发动战争。

    全场再次议论声起,国会大部分议员都是资产阶级政客以及旧官僚,他们对掌权问题十分敏感,最担心的就是吴绍霆会像袁世凯那样拥兵自重,以军权凌驾于政权之上。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