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开篇简介(第1/2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何为名将?——运筹帷幄,所向披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手一旦听到他们的名字,即使拥有百万强军也必然心惊胆战。

    战争获胜的钥匙,被这些名将们牢牢的握在手心。在他们看来,战争就是一门伟大的艺术,是如此的千变万化,无穷无尽。

    战争成就了他们的威名,他们同样也成就了战争的地位。

    在名将们尚未集体出现的时候,战争,也不过就是人数达到一定程度的打群架,在奴隶社会之前这个特征表现的尤其明显。

    原始社会晚期,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各个规模较大的氏族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一起起不愉快事件,然后群架就开打了。

    先是黄老大和蚩老大各拉着一帮人为了争一块地打了一场,结果蚩老大挂了。过了几天炎老大一看不对劲,本来我是大哥,这两个只能算是我的小弟,黄老大今天干了蚩老大,得了他的部众,实力越发壮大。这样任其发展下去黄老大早晚把我干掉啊,干脆我先发至人吧,于是他主动拉着自己的一帮人又去找黄老大挑衅。谁料黄老大已经鸟枪换炮,实力已经不知不觉中超过了炎老大,终究,黄老大(黄帝)终于依靠这两次规模较大的群架斗争,完成了所有部落的统一。这就是战争的起源,也是后代战争的雏形。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华夏流域从原始社会渐渐过渡到到了奴隶社会,战争依然是通过打群架的方式来决出胜负,一般是军队实力更强的氏族或部落将已经腐败得失去了战斗力的传统统治部落击败,这个时期,一般来说,只要军队的战斗力强过对方,战争就不太会输,和部落首领的管理能力关系较大,部队统帅的能力并不起决定作用。

    当然,不可否认武王伐纣的军功章有姜太公的一半,但是,周朝之所以最终代替了商朝,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周的兴起,商的腐朽(文王时,三分天下有其二)。

    到了春秋时期,“兵不厌诈”的观念开始逐渐推广开来,宋襄公等抱着“仁义”二字不放的守旧份子,立即被历史的滚滚车轮所淘汰。有了这些前车之鉴,后来者也都开始纷纷思索战争策略,并尝试在大体上仍显得呆板的套路上做出些改进——如曹刿的“士气战”策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晋文公的“先守后战”策略(晋文公遇楚军,即令退避三舍)。这个阶段,虽然战术已经在不断的发展中,但总体上还只是在之前老套路上进行着小程度的改进。取胜的军队即便是以弱胜强,最终能够获胜的主要原因要么是主场作战,要么是对方国力虽强,但双方军队会战时人数大致相当等原因。

    另外有一点很关键的是,这时候的战争的核心还是老思想:不服就打,打服为止。服了?那行,我等闪人也。因此,春秋前期虽然各个大国打的火热,齐国、楚国、秦国、晋国等都一度强盛,但打了几百年谁也没取得压倒性优势。打来打去,热闹归热闹,却总没个结果。这一点,在郑国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要评选一个春秋时期最倒霉的国家,一定非郑国莫属。

    郑国在春秋前期一度强盛,称他为“春秋首霸“一点也不为过——周桓王曾拉着陈、蔡、虢、卫等小诸侯组成多国部队去干郑国,结果被郑国轻松化解,当时郑国的国力可见一斑。

    这起事件也是春秋大乱,王威不振的导火线。到了春秋中后期,郑国逐渐衰弱,偏偏位置又不凑巧——夹杂在晋、楚两大势力之间,结果被晋、楚两大强国玩弄于股掌之上,短短几年之间前前后后被两个国家胁迫投降了靠近十次(晋来降晋、楚来附楚),“朝秦暮楚”的原意其实就是“朝晋暮楚”。当时的郑国国君为郑简公,他在位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每天挖空心思准备大量的礼物,然后就等着某一方来的时候主动进献。

    我们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