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6章 孟母的坚持(第2/4页)  战国之名士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个答复,这可让边子白为难了,他不过是孟轲的老师,这小子的人生大事似乎由不得自己做主吧?

    边子白无奈之下,只能将府里的人撒出去找孟轲。正想要找个托词离开片刻的时候,白圭告诉他:“夫人找。”

    边子白告饶之后来到后院,不过似乎不是路缦找他,而是孟母。

    孟母刚想要开口说话,突然眼圈一红,眼泪掉了下来。心酸的味道弥漫了开来,女人就有一种本事,她们能够在悲伤的时候,将情绪感染给周围的人,然后自己被中和了:“小轲的父亲过世好几年了,做为母亲,我经常担心他不学好。可是原先我还天真的以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可现在我才明白,我错了,太纵容他的任性了。”

    “其实,我也有问题。”

    边子白开口解释道。

    孟母阻拦道:“大人何出此言,试问,如果小轲心生向学,您难道还会不教授他吗?”

    “这不能够!”

    这不难回答,自从孟轲拜入门下,边子白深感压力之大。甚至要比孙伯灵的压力要大得多,孙伯灵和庞涓一样,时势造英雄,将军往往都是逼出来的,学识所占据成功的比率不大。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会因为一本兵书而成就名将,但有的人从士卒从军,在军队里摸爬滚打十多年后,也能成为名将。但绝对不会有人读了一部书之后,就成为名士的,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成就,需要的底蕴也不同。

    可孟轲不一样,按照正常的轨迹,他是一个学派的集大成者,儒门亚圣。

    名士,完,孟母期许的看向了边子白。

    作为聪明人,有时候边子白也很烦恼,他为什么就一点就透呢?

    沉吟了一会儿,他开口道:“你是担忧弘大夫会看不上孟轲?”

    “正是。”孟母做出的这个决定不仅让边子白吃惊,连路缦都有种负罪感,仿佛她也是陷害熊孩子孟轲的罪魁祸首之一。哪里有小孩子玩闹就当真的?这对童子来说,也太残忍了一些。

    “是否过于草率?”

    边子白问道。

    孟母不为所动,反而长叹了一口气,眼神有些迷离的仿佛陷入了很久之前的回忆之中:“记得那时候从孟轲的父亲守孝的地方搬出来,来到了镇子上,有一天我无意之中说过几天吃肉。孟轲记住了,之后的几天他一直等着吃肉。可是家里所有的钱就只能吃一顿肉,而且……”

    边子白懂了,为什么孟子最终会成为儒门亚圣了,这条路其实并不是他选的,而是他母亲的为人做事决定了他不得不这么选。

    孟母沉声道:“就算是变卖最后的家当,我也完成了我曾经的承诺,我希望他也一样。”

    “可是他才五岁?”边子白忍不住替孟轲惋惜,这孩子要是以后傻了,肯定不是他的错。

    孟母突然变得激动起来,开口道:“孟孙氏失去封地,小轲也失去了父亲,我一个妇道人家,恐怕也无法一直庇护他,如果他自己还无法警醒,此生必定碌碌无为。五岁的时候背负重任,一生谨慎前行,总有一天会有所成就的;总好过五十岁的时候碌碌无为,空叹人生匆匆。”

    “好吧,我去问问。”

    毕竟是人家的儿子,孟轲就算是自己的弟子,恐怕婚姻大事也要父母决定。就算是他有资格干涉,从内心上来说,他也不愿意这么做。

    孟母跪倒在边子白面前,一个劲的道谢。甚至想要说出一些承诺的话来,但是被边子白拒绝了。

    回到前厅,边子白面对弘考,有点哑然,真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给人当红娘,他一点经验都没有。更不要说当事人年纪才只有五岁。支吾了一阵,才勉为其难的问了一句:“不知令爱芳龄?”

    “六岁。”

    果然,边子白心说,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