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1章 高风亮节(第1/2页)  战国之名士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布帛摊开之后,咋一看,几份舆图而已,并没有什么出挑的地方。

    可是当对照舆图上少量的赵国文字之后,南卓就算再迟钝也发现了不对劲,眼神询问的看向了丁祇,后者缓缓点头道:“是从赵人身上搜查出来的东西。”

    其实,根本就不用丁祇解释,几份布帛上,抛去用墨勾勒的城邑和关隘的墨迹之外,还有并没有发黑,散发着浓重血腥味的血迹。显然血迹是新鲜的,是在不久之前就沾染上去的,联想到那么多被杀的赵军,肯定是从赵军身上搜查出来的随身之物。舆图也是赵军刺探的情报。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当南卓看到一份如意城舆图的时候,彻底爆发了。戚邑,落在南氏手中也就一百年不到的时间。之前还有一个主人,孙氏的如意城。孙氏也不是小门小户,人家也是公族之后,武公之后,两百年前,戚邑可是孙氏的封地。

    和南氏一样,拥有戚邑作为封地的孙氏,世代为卫卿大夫。也就是说,六卿之中,孙氏家族占据一个位置。

    可惜孙氏太过跋扈,惹了不少的仇家,最终在卫国呆不下去,连带着城池一起投靠了晋国。后来孙氏还想着背靠晋国窥视卫公之位,大家都是卫国的公室,祖宗都一个,凭什么你当卫公,爷们就只能当一个小小的城主?

    还真别说,孙氏一度差点完成了这一豪举,不但反攻帝丘破城,还扶持了傀儡卫公,将卫献公逼的只能逃跑去齐国。

    但是不得不说,运气不站在孙氏一边,在献公逃到了齐国后第12个年头,事情有了转机,他允诺了孙氏的仇家宁氏偷袭孙氏之后,一举颠覆了孙氏在卫国的统治。随后孙氏被剥夺了宗族封地,也不被允许进入宗室族谱之中,孙氏的后人,一部分流落到了汲郡;另外一部分流落到了阿邑和鄄邑,也就是孙膑的家族孙氏的聚居地。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应该是划上了一个句号。至于当年宁氏的军队是如何攻破防守严密的如意城,恐怕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但是南氏不敢忘,因为戚邑就是如意城,作为继任者,他们深知当年宁氏军队和破城的威胁一直存在。但是他们却一直没有找到而已。

    是一条地道,一套沟通城内和城外的地道。而这条地道却赫然清晰的落在舆图之上,这让南卓怎么想?

    赵军想要破城,而且是破南氏根基的戚邑。

    赵军或许占领一些野外的小村子,还能在魏国的干预之下,归还给卫国。可以一旦攻破并占领了戚邑,就绝没有可能归还给卫国的道理。哪怕赵国不得不和魏国来一场倾国之战,也在所不惜。因为一旦控制了戚邑,大河就不是赵国南下的障碍了,而是一个非常可靠的后请保障的道路。甚至河道畅通之下,赵国的作战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沿着大河而下。

    让南卓没想到的是,这件尘封的往事被遗忘了一百多年之后,还是被翻出来了。南卓拿着手中的布帛,这已经不是一份卫国境内的舆图,而是悬在南氏头话间伸手拿过了南卓命人清点好的战利品记录,展开之后开口道:“此战,尔无功无过,可有异议?”

    “没有。”仲叔牙羞愧道。

    边子白点头道:“那么此战你无权获得战利品,可有异议。”

    “自该如此,无功不受禄。”仲叔牙根本就不敢对战利品动心,他原本想要将战利品大部分都分配给战死和伤残的士卒:“大令,此战死伤颇重,可否……”

    “战死着,厚葬。四成缴获将为战死士卒家人抚恤。另外六成之中,参战的子氏武士分两成,他们是来帮忙的,死伤颇重,不能让义士寒心。”边子白用笔将自己的名字划掉之后,继续说道:“本官指挥的士卒杀敌最多,也该有两成的战利品分配的权力。前司马苟变和南氏皆有出力,另外两成划归下大夫名下,由其分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