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4 顾云沛其人(第1/2页)  官爷原来是女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扶着老妇人的小姑娘,哭的跟个泪人一样。

    清欢握着老妇人的手,耳听着她哑着嗓子反复呼唤儿子的名字,眼见着她哭的整个人都微微颤抖。

    那样浓烈的情感宣泄,让清欢心里也难过起来,她的成长环境本就缺失亲情,亲人之间的羁绊是她可望而不可得的东西。

    老妇人这样剧烈的情感,让她心里震撼,惊讶的同时也产生了浓浓的敬佩和同情,这样的情感冲击让她也不自觉地红了眼睛,泪水滚滚而下。

    旁边的汉子,看着这样的情形,也忍不住红了眼眶,见张氏哭得伤心,便出声劝着这一家子。

    “张大娘,快别哭了,你身体本来就不好,顾哥儿回来了是好事,别哥儿刚回来你又把自己的身子哭坏了。

    半芹你也别哭了,你娘身体本来就不好,先扶她回去,日子还长呢,有什么话慢慢又说。”

    听见这汉子的话,那个叫做半芹的小姑娘才竭力停住了哭声。

    “娘,哥,咱们先回屋吧,有什么话,回屋里说。”

    那老妇人,眼睛眨也不眨的顶着清欢,点了点头,手却还牢牢的抓着清欢不松开,就好像生怕自己一松开手,一错开眼,人就又会突然不见了似的。

    清欢赶紧扶住了老妇人,和那小姑娘一左一右的搀着老妇人进了屋子。

    那汉子就住在顾家隔壁,两家邻里关系极好,见这一家子进了屋子,也没人招呼他,他也不介意。

    人家一家子团圆,自有许多话要说的,他一个外人,这个时候不方便在场,心里头想着晚些时候再过来看看,便一脸喜色的转身出了院门。

    屋子内,有一股淡淡的中药味,铺了高低不平的地板,摆了个箱笼,一张样式极简单的方桌,两张长条凳,还有一架木床。

    这老妇人似乎身体极为不好,只这一会的功夫,脸色就有些泛白,半芹扶着老妇人躺在了床上,又搬了条凳子摆在床前,让清欢坐下。

    老妇人似是担心清欢回来只是一场幻梦,双手握着清欢的手一刻也不愿松开,只拉着自己儿子的手,细细询问儿子这大半年的经历。

    清欢自然又将自己失忆的事情说了一遍,只是丰富了些细节,说是只记得自己在山间醒了过来,被一个山间隐居的隐士救了,那隐士发了宏愿,要潜心苦修,不涉红尘。

    自己记不得事情,那隐士又无法离开,这才在山间待了大半年,直到最近自己想起了家里大概的方向,这才别了隐士,混进了杭州城,寻到了家里。

    这番说辞,惹得那对母女又结结实实的哭了一回,连着念了好几声佛祖保佑,又问了隐士的姓名,还说要在家里给他立个长生牌。

    听见要立长生牌,清欢本打算随口说个昔日朋友名字的,只得临时改了口,随口胡诌说是隐士叫做孙悟空,这才勉强对付了过去。

    接着又说起了顾家的事。

    清欢这才知道,原主名叫顾云沛,时年十八岁,是景和三年的生员,早些年还是杭州城里,小有些名气的神童,据说有过目不忘之能。

    但家境不好,运气也不佳,没有寻到好的师长,他又只会一味苦读。是以书读得多了书呆子气也养了出来,为人不知变通不懂世事,慢慢的从神童变成了书呆,性子养的老实木纳,不善言辞。

    当然这是清欢自个总结出来的,那对母女的原话是,兄长刻苦读书,可惜先生不行,耽误了云沛的学业,早先云沛有些才名,后来专注于读书,少了交往,名声才慢慢转了方向。

    说过了顾云沛,老妇人又感叹了一回自己命苦。

    老妇人,张氏,此时年纪只有42岁,她的样子看上去却如已到了五六十岁一般。

    张氏15岁嫁到了顾家,顾家三代单传,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