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商队(第1/2页)  天下尽是草头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睿王带着润桃混进自家商队去岭下,有考察目的,有探亲目的,还有让红素和刘管家这边尽快核实润桃的真实身份。

    先说考察。睿王要实地考察一些地区的势力分布c山川地貌等。为此,特意在前往岭下时走陆地,返回时走海陆。陆地走的是,出大梁城北上奔云州,而后自云州东行去幽州,由幽州去辽城辰国关,到达岭下新梁城。而返回时,从岭下与辰国交界处的丹江口出发,走海陆,至河口,沿着夏河上溯是,经齐州,至大梁下船。一方面是考察运送是否便利,有哪些环节需要打通;另一方面也是看看云州地界和幽州地界的情形。不然走陆路时,完全可以由大梁一路东行至齐州,北上幽州,至辰国关似乎更近。

    另外,对岭下进行简单考察,为以后经营岭上做准备,此事还需要梁王的帮助。首先就是要寻找岭下通往梁上的道路,必须要在巫灵山下手,而早就听说巫灵山有一段较为容易通过,这还得梁王派人慢慢寻找。自大梁去岭上目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巫灵山与黑林交接处的密林中有一条小路。这必须走云州或幽州北上,通过青山草原抵达。至离开岭下前,相关下一步的考察工作,睿王父子都已商量妥当。

    再说探亲,今年的除夕夜是没有父母在身边了,恰好有商队一事要办,睿王就能混进去与父母团聚,等到办完事回到大梁也得十一月底活着十二月了,也就快要过年了。不但要探亲,还要秘密的探亲,要瞒天过海不被朝廷发现,不然,违背皇帝的命令,还要被罚。见到父母后,不仅要探亲,还要商量所有新的情况和应对,奠定以后传信的诸多注意事项,这些细节只能面谈。总算都办好了。

    最后再说这润桃的事情。睿王和润桃随商队离开大梁后,红素与刘管家开始加大对润桃调查的力度。包括对行军都督府c润桃的母亲和弟弟c葛工一家c真润桃生前认识的朋友和做绣活的工友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探查。对调查的结果又进行了详细的比对研究和分析。

    红素等人惊奇的发现,假的润桃早在润桃还没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步骤的冒名顶替。恐怕润桃的死没有都督府那个杂役理解的那么简单了。而都督府绝对不是如今这个假润桃的主子,大梁行军都督府只是听命于假润桃真正主子的下属而已。调查润桃的事只有红素c刘管家c睿王和睿王府在外的密探们知道。这些密探都是早年梁王留下来的,现在大部分瑞王继承了下来,小部分梁王带走负责梁王新的秘密任务。

    十月底,睿王商队从新梁城出发,在丹江口登船沿着近海航道返回。

    睿王府的船队,用的是平底多帆货运船和多帆轮式护卫船。睿王选了一艘最稳定舒适的船。没过三天,睿王就陷入到烦躁不适的状态。一点没有刚登船看见大海的兴高采烈了,睿王晕船了。

    为了缓解这种状态,睿王想了多种办法,运动c读书c玩牌,都不不行,后来靠喝酒维持了几天,但是劣质的酒精导致头痛欲裂的感觉,让睿王觉得还不如晕船。就这样看着天天抽风一样的睿王,大家坚持着到了河口开始改换走陆路去齐州,由齐州回大梁城。下了船脚踩在大地上,睿王抱着润桃痛哭流涕,终于不用受坐船的苦了。与此同时,同船的水手c船工c伙计也都抱头痛哭,但是他们是因为终于不用受睿王神经质的折磨了,再继续下去大家都得疯了。其实就连润桃都快受不了了

    到了齐州,商队就派出信使回睿王府报告行踪。在齐州府大家终于吃了一顿正经饭菜,几个管事提出在下河口建立码头,在丹江口也建立码头。以后商队走海陆运输往返于丹江口和夏河口之间;夏河口至大梁,丹江口至新梁城走陆运。甚至在前往岭下时,大梁至夏河口都完全可以沿着夏河顺流而下走水路。水路成本要低于陆运。以后还能用大魏的货物交换,收集辰国甚至倭国的奇珍异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