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七章 王少爷(第1/4页)  春秋学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孙鞅匆匆进入秦馆主的寝殿,瞧见秦馆主正赤裸着双脚踩在冰上,手中不断批阅着招贤馆近日来的大小事务的折子,瞧见公孙鞅后,还是颇为诧异,说道:“阿鞅啊,你这深更半夜跑来找孤所为何事啊?平日请你来这王宫内院,你都不愿意来,今日竟会这么大胆”

    秦馆主双脚从冰块上挪开,并用早准备在边上的干布帕擦了擦,身为一院之长,他的这个动作多少有些不雅,就算他和公孙鞅的关系亲密,但这些利礼仪还是将就一下为好。

    公孙鞅朝秦馆主揖礼,然后匆匆来到秦馆主的案前,将那张纸条交给的秦馆主查看。

    秦馆主瞥了一眼,眉头渐渐沉下来,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我在周御书院曾经的同窗给我送来的密信,本来半月前就应该看到的,但因为忙着六艺大会和即将要开始的招生计划,所以到现在才看到。

    秦馆主盯着字条,久久不语。

    公孙鞅现在摸不着秦馆主的心思,便建议道:“馆主大人,竟然周御书院这般动作,我们是不是可以先下手为强,联合其他的六院先摧毁了周御书院来化解眼前我们的危机?”

    秦馆主依旧沉默不语,只是将手中字条按在案上,敲着案桌面道:“阿鞅,孤一个人可以信你,但招贤馆却不能信你,你明白吗?”

    公孙鞅一愣,才发现秦馆主的无奈,先不说招贤馆内的大学官们会不会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假,就是朝堂内所有的大学官都相信了,可联合其他六院也是一件艰难无比的事。

    秦馆主见公孙鞅这般表情,知道了他应该是明白自己的难处,叹了口气,说道:“这事不难啊,却无解,因为人大多数的人都只能瞧见眼前的方寸之地,而那些能够高瞻远瞩的人终究是少数。而更加糟糕的是,这世间有这么少数服从多数的规矩,就算是我也无法完全令招贤馆听命与我,所以”

    公孙鞅想起书上有许多形容这种情况的典故,像是亡羊补牢、徙薪曲突等,人们都只有在瞧见切实的损害出现后才愿意去弥补过错,而不一开始便防患于未然。且大多数,大多时候,这些人都是听不进劝的。

    公孙鞅试想了一想秦馆主将此事公布出去后,他们绝对会花费很长的时间来求证辩论这个消息的真伪。

    等最后的结果出,公孙鞅觉得周御书院的和八王朝的修士应该已经兵临城下了,他们只有将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他们才有瞧见发现,就是隐蔽一点,在他们背后刺着一柄匕首,他们也浑然不觉。

    公孙鞅思索了半天,发现这竟然是一个无解之局,无论他怎么想,怎么推衍,竟然都不能找到一个解决的良策。

    这个现实让公孙鞅自己都倍感无力,害得他也只好一下子瘫坐在秦馆主面前,整个人好像是被烈日晒焉皱巴的无礼杂草似的,没有多少生气。

    秦馆主见状也只能安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们在暗中多做些防御的准备便好了,至于朝中的那些人,我们怕是不能指望了。”

    公孙鞅叹了口气,自己提出的变法因为迟迟难被全国推行,所幸收效甚微,有时候还因为与招贤馆的旧律法有所冲突,将的新法还不得不主动退让一步,一切还是以秦人所熟悉的老律法为尊。

    “既然这样,那我先告辞了。”公孙鞅起身告退,秦馆主也不开口挽留,要是公孙鞅是其他时间来的,那么秦馆主可能还会留下他一起喝几盅,但明日他还得上朝,这个时间饮酒有些不妥,便让公孙鞅自行离开了。

    公孙鞅从秦馆主的寝殿出来后特意饶了一圈,避开了有可能遇见的五公主,然后回到礼宫执笔写下书信,想要询问施夷光这里面的具体细节。

    待信写成之后,公孙鞅用秦馆主特意配给他的黑鹰哨吹了一声,召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