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意外收获(第1/5页)  紫气氤氲润神州之屈水江畔笑声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端阳就这么成为唐师傅的工作助手,而且正如肖春元所说,唐师傅属于那种外冷内热型,当他得知端阳也是父母双亡,已是一名孤儿的时候,他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目光里多了几许慈祥与柔和。

    在平时干活的时,一见周端阳在身边,唐师傅便有意将砌墙的速度放慢,聪明的周端阳当然明白师傅的深意,十分专心地注视着师父的每一个动作。自小习武,让他拥有了心眼手三者合一的特殊能力,眼睛看到的东西,传递到手上动作的,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经过大脑思考,经过了提炼c糅合c融洽的过程,因此,他的进步是十分惊人的,不到三个月,他就完全掌握了相关的技术要领,唐师傅每每抽烟的时候,便将砌刀扔了过来,周端阳也就当仁不让,拿起砌刀像模像样的干了起来,感官上的心领神会与实践中的不断印证,这种感知已经突破了依样画葫芦般地学会,而是在不断进步中得到升华,干了几次后,唐师傅抽烟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候一支烟抽到不见了人影,周端阳就小工大工一揽子包下来,渐渐地那种感觉也逐步的形成,砌出来墙也赋予了灵性,宛如画家呕心沥血绘出来的风景画,不只是大自然美妙风光的再现,而是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到了第四个月的一天,唐师傅仔细检查了他刚刚完成的墙体后,当即将那把伴随自己几十年的砌刀传给了他,唐师傅从此了安安心心当起了甩手掌柜。

    周端阳在人们惊诧c意外地目光中,成为了唐泥刀的衣钵传人,从此完成了由小工到大工的蜕变,这种蜕变不仅仅只是身份的提高,技术含量的提高,工资收入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拥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

    周端阳是闲不住的人,何况他还怀揣着一个美丽灿烂的梦,虽然现实离梦境有着天差地远,可他却是属于那种一旦下定决心,就将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人。尽管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作为一个泥工的精髓,可他并不满足,相对他的梦而言,这不过学到了一门技能而已,技能再精再多,不如明道明理,他更需要掌握的是一种成就一番事业的道和理,要达到这种要求更需要花费更多的付出与心血。他记起了几个月前在火车上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的话:创新的灵感来自于熟悉的东西,他想在建筑领域有所作为,不能不熟悉建筑结构c不能不熟悉施工技术c不能不熟悉建筑有关的一切,而这种境界绝非一个高技能的泥工所能达到的,于是,他开始经常跑书店,有关建筑方面的书,他总是一摞一摞的往住宿里面搬,从基础学起,由浅入深,由简入繁。

    于是,在晚上他便埋首于书山学海之中。毕竟是一门新的学问,学起来还是比较吃力,不过幸亏在读书时他的数学c物理c语文是强项中的强项,建筑结构的主要原理来自于力学,比如荷载c压力c强度等等都是物理上的知识,而其他有关知识都离不开数学基础,厚实的基础知识让他拥有了破解难题的钥匙,只不过建筑毕竟是建筑,并不等同于物理数学,里面有许多新知识需要自己去认识c理解c消化,在认知的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而他天生的拗脾气,当天的问题不弄通,他就无法安睡,因此每每于夜深人静,他还在灯下苦学。为了不影响同房的肖大哥休息,他用报纸将灯光遮挡起来,有时遇上难题他得付出通宵达旦的努力,常常肖大哥一觉醒来,发现这位小兄弟,还沉湎在书页的翻动c数据的计算中。

    肖春元早就将周端阳看作自己的弟弟,而且打从心底的喜欢他,关心他c照顾他,当他看见他这么没日没夜地拼命学习时,就有些心痛。

    肖春元记得,邻村有一位大学生,就是因为读书太用功,大学没毕业就一命呜呼了。他可不愿意让这位周兄弟成为第二个这样的大学生,因此变着法儿让周兄弟轻松起来,一旦晚上有出车任务,就将他也拉了出去。没想到周端有天生的颖悟能力,跟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